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修行,用心诚恳的事

也许是离家的日子久了,回到家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弟,有不同世代人类沟通上的困难,那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常考验著自己的觉性与耐性!

一日,妹妹在客厅里与弟弟聊著,下知道彼此谈了什么,弟弟突然不客气的对妹妹吼起来,毫不尊重的态度让在旁打电脑的我,忍不住训斥他:她是你姊姊耶!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她吼我一句不经思索的情绪语言,不但没有改变什么,反而惹火了一向霸气的弟弟,用着更高的声调说:关你什么事,我又没有怎么样!

此时,一向自以为讲理的我,把传统的家庭伦理搬出来,用极情绪化的愤怒语气责备他,还没等到我讲完,弟弟拿起外套,用力把门一甩,出门去了。

弟弟出门后,我静下来检视自己的心念,想起弟弟临出门前的愤怒表情,及他那被骄宠的成长岁月。而从小离家的我,不曾参与他的成长,如今却用那看似坚不可破的家庭伦理要求他顺从,怎么可能让他接受?而自己那刹那即起的情绪,又是如此的无明,怎下惭愧?

当天直到深夜,弟弟才从外面回来,临睡前,我告诉他:对不起,是我不对。弟弟愣了一下,说:没有啦!是我不对,我一向没大没小的

又一次,与他相交成长至今近十年的好友拨电话来,又听他在电话中下客气的说:好啦!不要说了啦!现在没有心情啦!这次,我看在眼里,不再说话。

几天后,看他心情还下错,於是告诉他:顺明,你能有知心好友与你在生活中互相提携鼓励,是你的福报,所谓贤友乃万福之基,你要懂得珍惜。但是朋友之间,不管如何熟悉要好,仍要互相尊重,而且长久的友谊、善缘,需要用心经营,在佛典中有提到:气得善友,要常行四法:一、不慢不谄,常加恭敬,二、柔和惯言,三、不自大,四、常受言教。你前几天跟世阳讲话的口气,可能需要修正,如果你觉得他是好朋友的话。这次,弟弟和气的回答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注意。从此,他一改以往的霸气凌人,对人显得客气体贴多了。

生活里,我们不断的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当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或与人有所出入时,会习惯的用情绪来表达,以致於常惹得场面尴尬而难以收拾,这些,无不是自我意识的作用。

而修行,也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当下,随时保持清明的觉醒,认识自己,诚恳的面对自我的心念,放下乍起的妄念,修正自己的行为。它不是一件用说或用写的专业技术,而是一件平常且用心诚恳的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木鱼槌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木鱼槌

木鱼槌镇上周木匠的儿子小时候很调皮,周木匠为此没有少生闲气。有年过年的时候周木匠的儿子在牛粪里放了一个鞭炮,然后召集小伙伴们一起来点炮,结果牛粪四溅,把周围人的新衣服全弄脏了,小伙伴们的家长一个个找...

星云大师:《心经》第8课03

星云大师:《心经》第8课03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8课丨苦从哪里来?无我怎么能无苦呢?03三、如何除苦怎么样除苦?科学的发达,能解脱人一部分的痛苦;医学发达,能给人类延年益寿;经济发展,改善大家的生活;政治清明,人人路不拾遗,家...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问:我是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有个问题想请您开示一下: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索达吉堪布:往生极乐世界...

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莲池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南无莲池...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六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六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六阿弥陀经讲记(六)“从是西方”是:就是我们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往西方走,有人问为什么说西方?蕅益大师答你问得不对,假使我说在东方,你又说为什么在东方,你不该问,说西方就在西...

净土法门法语: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几人知道?

净土法门法语: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几人知道?

1. 应该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很有道理。说一句话是废话,念一声佛你在累积功德。真正明白的人、觉悟的人,他的佛号二六时中不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