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滚滚红尘中,谁能耐得住寂寞,淡看风花雪月事?达人当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一个能够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有永远的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所以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绝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西汉扬雄世代以农桑为业,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却能淡然处之。他口吃不能疾言,却好学深思,博览无所不见,尤好圣哲之书。扬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40多岁时,扬雄游学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为门下史。后来,扬雄被荐为侍诏,以奏《羽猎赋》合成帝旨意,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立。哀帝时,董贤受宠,攀附他的人有的做了二千石的大官。扬雄当时正在草拟《太玄》,泊如自守,不趋炎附势。有人嘲笑他,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嘲,竟然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以取悦于人主,反而著《太玄》,使自己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何必这样呢?扬雄闻言,著《解嘲》一文,认为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表明自己甘心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爱清爱静,游神之廷;惟寂惟寞,守德之宅,绝不追逐势利。

王莽代汉后,刘歆为上公,不少谈说之士用符命来称颂王莽的功德,也因此授官封爵,扬雄不为禄位所动,依旧校书于天禄阁。王莽本以符命自立,即位后,他则要绝其原以神前事。可是甄丰的儿子甄寻、刘歆的儿子刘却不明就里,继续作符命以献。王莽大怒,诛杀了甄丰父子,将刘发配到边远地方,受牵连的人,一律收捕,无须奏请。刘曾向扬雄学作奇字,扬雄不知道他献符命之事。案发后,他担心不能幸免,身受凌辱,就从天禄阁上跳下,幸好未摔死。后以不知情,有诏勿问。

道德这个词看起来有点高不可攀,但仔细回味,却如吃饭穿衣,真切自然,它是人人所恪守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辈出,却大浪淘沙,说到底,归于文格、人格之高低。真正有骨气的人,恪守道德,甘于清贫,尽管贫穷潦倒,寂寞一时,终受人赞颂。

不少现代人畏惧寂寞,其实,它可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空虚的人孤苦,也可使睿智的人深沉,使淡泊的人从容。

北宋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4年后,写下一篇短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透过寂寞,我们品出几分潇洒、几分自如。

古今中外,智者们往往独守这份寂寞,因为他们深知,最好的往往是最寂寞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能够承受寂寞。

其实,寂寞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在感到寂寞时轻轻地合上门和窗,隔去外面喧闹的世界,默默地坐在书架前,用手掌温柔地拂去书本上的灰尘,翻开书页,嗅觉立刻又触到了久违的纸墨清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中秋节:消灾免难 吃素戒杀,幸福圆满!

中秋节:消灾免难 吃素戒杀,幸福圆满!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在汉传佛教中,中秋节这一天,恭逢月光菩萨圣诞。因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月亮的圆满被认为是运而无穷、幸福圆满的象征,在佛教的修行中,以圆满无上菩提为究竟,所以这一...

星云大师宽心:生命的解脱

星云大师宽心:生命的解脱

星云大师宽心:生命的解脱从前有一位飞锡禅师,他跟同参们说:入卧着死,你们看过没有?同参们说:当然看过。那么坐着死,你们可曾看过?也曾看过。同参们当下说出几个例子。那么站着死,你们可曾见过?虽然稀奇,...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

  卷一 方便品 第二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

禅师的故事

禅师的故事

禅师的故事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布衣。如果有人向他询问佛理,他都只回答:「随时」两个字。他曾经口唱道歌,身骑老虎进入国...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事中控制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魏文王问名医...

佛陀教你不生气:修行花园里的好园丁

佛陀教你不生气:修行花园里的好园丁

修行花园里的好园丁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痛苦,那么我们有可能打消自己想要惩罚他人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帮助他人的念头。这时,可以说,想要帮助人的人是一个好园丁,这个人的修行取得了成功。我们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