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陀剃发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非常注重仪表的庄严,行为的安详,一举一动,讲求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样子。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罗卫国,刚好逢到剃头的时候,于是大家想找一位理发师来为佛陀理发。贱族的首陀罗族中,有一个理发师名叫优波离,也就是后来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理发技术高明,遐迩闻名,有人举荐他来为佛陀理发。

  优波离一听要为至尊至贵的佛陀理发,惶恐万分,推诿不敢前去,跑回家中,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母亲。他的母亲劝他说:「佛陀是大智大觉的圣者,他不会看轻我们首陀罗族的,让我陪同你去亲近佛陀吧。」在母亲的鼓励和怂恿下,优波离像个怯场的小孩子,诚惶诚恐地为佛陀理发。

  优波离小心翼翼地拿着剃头刀,聚精会神在剃着佛陀的头发,在一旁陪伴的母亲就问佛陀:「佛陀!优波离替你理发,你觉得他的手艺怎样?」

  「他的腰身好象过于弯曲。」

  大概优波离想到对方是佛陀,因此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恭敬谨慎,身体就弯曲下来。现在一听到佛陀嫌他腰太弯了,赶快集中精神,挺直起来,因此进入初禅的境界。好比从高中生进入到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一样,优波离的境界也渐渐在提升。剃了片刻,优波离的母亲又问:「优波离现在的样子好不好?」

  「现在身体似乎又太僵硬挺直了。」

  优波离一想,不能太紧张,赶紧就放松身心,一心一意剃头,当下就进入二禅的境地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母亲又问了:「佛陀!现在优波离怎么样啦?」

  佛陀说:「一呼一吸,出入息太粗重了。」

  因此,优波离急忙调整呼吸,使它声音不致太大,过于粗鲁,均匀平和,因此而进入三禅的功夫。

  他的母亲接着问:「佛陀!优波离现在又如何呢?」

  佛陀赶快对身旁的弟子说:「哎呀!优波离现在一念不生,已经进入四禅的境界,你们赶快将他手中的剃头刀拿下,扶助他,不要让他倒下。」众人于是将手持剃头刀,进入禅定中的优波离扶下,以免发生意外。因为证得一念不生、四禅境界的人,他的心已经逐渐和虚空相应,一时心不再为形体的分别运转。

  优波离由于个性拘谨细腻,做事求精求好,在剃发中就能证入四禅,后来出家求道,成为佛陀的首座弟子之一。优波离虽然出身贫贱,但是进入佛陀所创立的僧团,四姓出家,皆为沙门释子,再也没有贵贱和贫富之别。从优波离的出家、证果,乃至后来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大弟子的事迹来看,佛陀所提倡的是打破阶级、种族的真正平等的宗教。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行业,要达到完全的平等是很困难的。贫富如何平等?智愚如何平等?老少如何平等?在社会上,在各种环境中从事各种行业,过着种种的生活,要求一律平等当然不容易,但是不管男女老少、高下贫富,到了佛陀的法座之前,人人平等无别,即使有不同,那也是个人修行、发心上的「平等示差别」罢了。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新白话版5

百喻经新白话版5

  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昔日乾陀卫国有艺人们,因为当时闹饥荒,要到别的地方谋生。途中经过婆罗新山,在这山中,素来有很多恶鬼、食人罗刹。  当时艺人们会聚一起住宿山中,山中风寒,就烧火...

海涛法师:客商的微笑

海涛法师:客商的微笑

  佛陀过去生曾因积存足够的福德而投生在天界,成为天界的帝王。  他看到以前的朋友承受着妇人的身形,投生成富商的妻子,贪恋财宝和美色,根本没想过世事无常的真理,而且她还坐在市场做买卖,想要博取世上...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与龙女

观世音菩萨与神仙的故事·观音与龙女

  观音菩萨身边,左边是善财,是观音的左胁侍,右边是龙女,为观音的右胁侍。  相传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龙女生活在龙官,听说人间繁华热闹,非常羡慕和喜欢...

天女散花点醒一众佛弟子

天女散花点醒一众佛弟子

  维摩诘是一位著名的大乘佛教居士,在毗耶离城病了。佛陀派了以文殊菩萨为首的慰问团去探望他,维摩诘抱病跟大家讨论佛法。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就是他跟文殊等探讨佛法的记录。  传说一位天女看到维摩诘...

法从恭敬中求,这个故事告诉你!

法从恭敬中求,这个故事告诉你!

  过去无量世的时候,波罗奈国的国王叫梵摩达多,以正法治国教化人民,人口众多,国土富饶。当时,王后怀孕之后,头顶上自然出现一座宝盖,跟随王后移动。国王找相师来占卜,相师说:“这个孩子有大福德啊,以...

《百业经》:吝啬恶口丑相饥贫

《百业经》:吝啬恶口丑相饥贫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