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怎样理解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

达真堪布:怎样理解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

问:“为了早日圆成佛道,我们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但怎样去理解《大圆满愿文》中的“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这句话?

答:“勤修”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特别执着地去修。对法也不应该有执着,对法的执着也是一种障碍,应该不紧不松。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跟阿难学禅修,始终没有成就,有一天他去向世尊请教。世尊问:“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他回答:“极为擅长。”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琵琶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散时发出?”“两者都不是,只有松紧适度才能发出妙音。”“那你修心也与之相同。”

真正证悟大圆满的时候,在那个状态中,是无修无证的。从诸法本体的角度来看,都是无实有的,都是空的。但是从诸法显现的角度去看的话,都是不空的,都是实有的。

精进和不勤修,这两个矛盾吗?不矛盾。勤修,执着地去修,是修法的一个过患。那我们可以不勤修了吗?也不是。你真正证悟大圆满以后的修,和现在修还不一样。那个时候不用为了自己的成就而修,而是为了表法。

很多佛菩萨再来的人,他们从小闻思修,也都是表法,是为了自己所化的众生。有时他自己的境界很高,但是还宣讲小乘法,宣讲人天乘,这是为了随顺所化的众生的根基。他度化众生的时候,必须要和众生有一个共同的修法,这样这些众生才会来学,才会来修。如果说他现在境界很高了,他在上面修,让众生在下面修,众生是不会接受的。这时候,他自己也必须要去下面修,这是表法。

佛在印度菩提树下是示现成佛,他在密严刹土中早就成佛了。他离开皇宫,到森林里去,出家修行,为什么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也是为了给众生表法。他当时所化的众生都是小乘根基的。对佛来说,在皇宫里和在森林里有什么区别啊?他就是为了所化众生。他苦修六年,这也是表法。他告诉众生,尤其是那些小乘根基的人,你要看破红尘,必须要离开世俗,你到森林里、山洞里苦修才能成就。

大圆满的境界里没有因果,但是不等于不用取舍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的作用永远是不空的,因果的规律是不会变的,这是诸法的实相。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家居沙发风水占据家庭运势的半壁江山 这样摆招财还旺桃花

家居沙发风水占据家庭运势的半壁江山 这样摆招财还旺桃花

在我们的家居当中,沙发应该是属于比较大的一个了,所以一般都是放在客厅的位置,当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就会在上面休息,所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场所。而家居沙发风水占据家庭运势的半壁江山,很多大老板对于这个的...

名人成长故事:列宁,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

名人成长故事:列宁,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

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他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只花...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满怀感恩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满怀感恩

满怀感恩对于一个人来说,快乐的活着就是成功的人生,所以谁都会渴望自己能够更多的拥有快乐,然而快乐却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于是有的人开始怨天忧人,怪上天不偏爱自己,怪命运多桀,抱怨事业不顺、同事不和其实...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 问: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

佛教故事:罗汉菜:大妇与小妇

佛教故事:罗汉菜:大妇与小妇

大妇与小妇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太太,大妇没有儿子,小妇养了一个男儿,端正可爱,丈夫更加爱重小妇。大妇心内十分嫉妒,外表佯装爱念小儿如同亲子,那知即于这时起了杀害小孩的心。儿年一岁许,家中大小皆知大妇...

放生指南:冬天来临,护生要从身边做起

放生指南:冬天来临,护生要从身边做起

放生与冬天给鸟类施食一样重要,寒冬腊月了,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物的,城市中我们常见的鸟类,如麻雀、野鸽子、野喜鹊等鸟类,会因气温的变冷,没有食物而死掉了,尤其是北方的气候,冻死,饿死的各种各色的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