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居士: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大安法师:除“老实念佛”外还要加上一个“死尽偷心”,要把那些认为修行还要靠其他的法门可能更好、更殊胜的念头要放下。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们既然知道福德浅薄、心浮气躁,这样的一个根性决定了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断烦恼(即断见思惑)的问题。见思惑断不了,生死轮回就出不去。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要解决出离轮回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还在这里轮转不休,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这就叫轮回路险。那么在解决轮回的这条道路上,唯有靠净土的特别法门,仰靠弥陀愿力,才能令我们这些心浮气躁的众生得以出离轮回,往生极乐。

看清楚这个问题,再对生命无常、三界火宅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慢慢地就会老实下来,就不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了。

所以祖师大德都要求我们,“死尽偷心、莫换题目”。死尽偷心,坚持念佛;莫换题目,慢慢观照。这样就能达到老实念佛的状态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因法师: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净因法师: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不少人以为守不杀生戒,是我们人类对动物或植物界的一种慈善举动,也有人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守此戒之本义。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救济将被残杀或痛苦的众生,使之得到解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缺少佛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

怎样挽回老公 采取情绪冷冻法 实现二次吸引

怎样挽回老公 采取情绪冷冻法 实现二次吸引

怎样挽回老公,是很多人在面对婚姻问题时迫切想要知道的。挽回老公,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心易变,想要挽回老公,我们必须掌握他的心理活动,知道他的想法,这样才能成功挽回、今天,就...

大安法师: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大安法师: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居士: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法师: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想求感应,想求神通,想求些什么的心。你有这个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头上安头,是感应不上的。大悲咒是...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八品 静虑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八品 静虑

第八品静虑1.发起精进已, 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 危陷惑牙间。2.身心若远离, 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 尽弃诸俗虑。3.贪亲爱利等, 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 随智修观行。4.有止诸胜观, 能...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见多了人世间生死离别,令我时刻警醒自己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见多了人世间生死离别,令我时刻警醒自己

见多了人世间生死离别,令我时刻警醒自己敝人从事葬仪的工作,看到很多人间最悲痛的时刻,以及最令人伤感的场面,我深深感觉到人活在世上实在不过是一场梦或一出戏而已。一个人作梦不管多么美好或得意,迟早总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