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如何看好心?

星云大师

人平日会看人、看事、看物、看山河大地、看日月星辰,甚至看自己的手脚,却看不到自己的心。俗话说:“世有百千闲日月,人无一点好身心。”世间尽管有多少闲适的岁月,但是人实在很难保住清净自在的身心。

如何看好心呢?

有四点意见提供大家参考:

常内观以定心

我们的心念犹如猿猴跳跃,也像瀑布湍流,念念不停;前念决定的事,后念又幡然反悔;前念生出善意,后念又升起傲慢,若不小心守护,就会在烦恼的五欲爱河中翻滚浮沉,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不已。“心”好比大地,需要被开发,透过内观照护自己的心念,将内在的能源和静定的力量开发出来,必能让心地绽放般若的花朵,结出菩提的果实。

研经教以澄心

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在于佛教非常注重慧解,强调信仰要建立在理智上,而不是一味教人“信”而已。然而,从过去以来,多数佛教徒只重视拜佛诵经,祈求福禄,不但不能提升层次,而且有碍佛教发展,实在可惜。研习经教,尤其可以采取读书会的方式,彼此切磋,互相勉励,将佛法落实生活,利己利人,才能达到解行并重的目的。经过深研和思维的教理,才能成为自心澄湛的法宝。

去贪嗔以净心

古人云:“饮宴之乐多,不是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好臣士。”贪爱的习性,使我们的心终日攀缘外境,产生许多痛苦。又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社会上常看到,有因一言不合而各奔西东,或一句不顺心的话语而大动干戈,乃至一个不经意白眼,招来杀身之祸,这些都是嗔心炽盛带来的不幸与灾难,戒除贪爱与嗔恚实在重要。因此我们要发心调整自我的习气,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除去贪嗔的过患。

明古训以警心

有云:“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读书的真正目的,不是像“誊录生”一般,只是寻章摘句,而在于体会古代先贤的言行,将它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拜读古德书文、名家格言、伟人传记、先贤训词,要懂得深思、明白其精神要旨,并时时警惕自己效法学习,如此便能庶几无过,日益进步。

身心的活动,深深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苦乐、内心的净染,如何正确认识和导正身心活动方向,“看心”的法门,可以作为我们修正的参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青山禅茶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

青山禅茶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

为切实了解各区县旅游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7月4日, 湘潭市旅游外侨局党组***、局长张湘汉一行,对岳塘区新建旅游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踏勘了绿心青山禅茶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

净土法门法语: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

净土法门法语: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

我们今天讲念佛就能往生,那我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这个地方补出来了。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让我们放心了。过去生中确实有善根,善根福德因缘都有,不够、不足。怎么知道...

一位大学生的素食独白

一位大学生的素食独白

大学吃素或为学生节省生活费用,亦可激发学生在厨艺方面的创造力,学生吃严格素食并不意味着一日三餐烤土豆。许多学生会想当然地把吃素与吃得不好、不好吃、单调乏味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许多大学学生在刚开始吃...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塾师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塾师

第一卷 法戒录 劝塾师劝塾师(共二则,一法、一戒)丧失节操、名誉败坏的行为,世间流俗之人都不应去做,何况是受人尊敬的教师,每天以礼义道德来规范学生。宁可失于古板,不能过于灵活。宁可让人把自己当成不善...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蜜蜂与苍蝇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蜜蜂与苍蝇

苍蝇原本是无翅无腿的蛆虫,听到人们赞扬蜜蜂,他又是妒忌,又是眼红,于是便脱去白色的紧身衣,模仿着蜜蜂的模样,把自己从头到脚打扮了一番。但是,人们照样讨厌他,见了就挥舞蝇拍,撵得他东逃西藏,差点丢了小...

近代果报见闻录:王和尚

近代果报见闻录:王和尚

近代果报见闻录:王和尚 江苏省,崇明岛,高石桥,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娶妻生子,其时在上海经商。王和尚自幼好善,心慕修行,自父母亡后,更看破红尘,一心想了生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