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教对于家庭的看法

四 佛教对于家庭的看法

我今天是根据复兴宗教的基本立场,同时探讨宗教界对于家庭问题及家庭建立的重视,而提出如下的几点浅见,向各位先进请教。

站在宗教的立场,对于现代的家庭,应作怎样的努力和怎么样的宣导才好。我们的宗教一向被认为是消极的、是厌世的、是逃避现实的,好像是说信了宗教的人,就是属于脱离人世的。很多人都认为我们佛教是出世的,其实我们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服务。

佛教对于家庭的看法,可以分做五点来讨论:

一、净化人间,必定要净化社会:

净化人间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净化社会,净化社会的目的是净化我们的世界。我们希望把对于佛教所说的净土,能够在人间建立起来。

二、净化人间的著力点,是从净化的家庭开始:

净化的家庭要从净化的婚姻开始。在过去的人都认为学佛的人,大概都应该出家,真正学佛的人都应该没有家庭。其实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就分有僧俗四众不同的佛教徒。只有少数的人,出家修梵行,绝对多数的佛弟子,都是在家人,而对于家庭的组成,就一定是从男女结合的婚姻开始,所以我们在近世以来,都在提倡佛化的婚礼,我们法鼓山便于今年推动佛化的联合婚礼。我们也编成好一本小书,叫做「佛化家庭手册」。

三、佛化的家庭必须具备三个修件:

(1)孝敬父母如同礼敬供养三世的诸佛:

佛教徒称呼父母为「老菩萨」,对于已婚的男女而言,各有两家的父母。男女有父母及岳父母,应当平等敬养;女的有父母及公公婆婆,必须两者兼顾。

(2)夫妻之间是同修净业的菩萨伴侣:

我们中国人说夫妇应相敬如宾,但是在佛教徒来讲,夫妻之间彼此互称同修,互以「我家师兄」和「我家师姊」相呼应,把彼此当做共建幸福的善知识来看,所以应该相敬、相让、互助、互谅、互相的关怀。

(3)对于子女要像母鸡来带小鸡那样的呵护备至:

我们中国人所说「养儿防老」这个观念,佛教徒并不赞成。佛教对子女的爱护和教养,目的不是为了防老,乃是为了尽责,因为人的福报与业报,各有因果、各有因缘。父母宜教导儿女孝敬父母的伦常观念,但不宜指望儿女一定要奉养父母,否则便会因指望而变成失望之时,衍生出无穷的的烦恼。

四、家庭的成员都当各尽各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人在婚后的生活,应该对于三个家庭,负起关怀的责任:

1.就是在婚后由男女两人组成的小家庭,是夫妇两人自己的家庭。

2.是对父母的家庭,那要包括父母以及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兄弟姊妹的家庭。

3.是对于岳父岳母的家庭,公公婆婆的家庭。

婚后的男女,都应负起要作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生育没有子女,虽然不一定有问题,但就不太像是一个标准的家庭了。作父母的应该有三个条件:

1.若希望子女的身心健康,则在怀孕之前,夫妇俩人都要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如果夫妇俩人没有平衡的身心、没有健康的身心,对于怀孕后的孩子是很有问题的。

2.在太太怀孕后,佛教徒非常重视胎教,所以孕妇和她的丈夫更应该经常保持身心的平衡和身心的健康,否则的话,胎教就有问题。曾有一位男士说:「丈夫大概不需要作胎教的工夫」,其实丈夫如果对妻子发脾气,便会影响妊娠的太太,如果正在怀孕中的母亲受了丈夫的影响,还要她身心平安,可能就大有问题了。所以夫妻两人应该共同担起胎教的责任来,乃至在子女出生之后,一直到子女成年为止,做父母的人,必须为了儿女的教养,要经常保持心平气和的健康状态。

因此,佛教徒也特别重视对子女的管教,做父母除了要平衡和健康的身心之外,应该要以身教、言教来陪著子女一同成长。因此佛教徒把子女称为「小菩萨」,自己是一个众生,所以当以迎接菩萨的心态,欢迎子女出生,他们是来成就自己修行的人,是来成就自己修成菩萨道的人,所以称他为小菩萨,所以要跟小菩萨一起成长。

五、佛化家庭的经济生活,应该有三个原则:

(一)赚钱的方法

应该用正当的方法,用自己的体力、技能、智能、资本、智慧来谋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尽量避免同时跟在家佛教徒遵守五戒的条件相违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从事于杀生、偷盗、赌博、邪淫、妄语,乃至于买酒卖酒等行业。

(二)用钱的方向

经济的收入应该要量入为出,不做守财奴,只知赚钱而不用钱。而用钱当分成四个方向:1.家庭的生活。2.营利的资本。3.留作资产。4.储蓄生息。

(三)财产的分配

除了家庭储蓄的经营所需之外,财产应该分三种用途:1.要孝养父母。2.要济帮助亲戚朋友。3.要布施贫穷供养三宝,做宗教及慈善事业。

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化的家庭,应当要有宗教的生活,宗教生活在佛教来讲,有三项准则:

1.由佛教化的结婚礼开始。

2.要用佛教化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来教育子女。

3.应该要有居家的功课,每天要有定时定数的修持恒课。

这是作为一个佛教化的家庭的一些概念,以上敬请各位宗教界的先进各位教授学者指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个案是一位49岁的女士,离异,有过堕胎两次的经历。是因为儿子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因此来催眠。个案说,她外甥在十六岁时被人一伙人砍死。侄儿十六岁时喝农药乐果...

【素食养生】食物“断食” 身体更健康

【素食养生】食物“断食” 身体更健康

美味并不是健康的大敌,至少对于懂得科学进食的人来说,确实是这样的。美国Everyday Health网站所推荐的10种断食食物,不仅美味,还能帮助身体燃烧卡路里、排除多余废弃物,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好的...

超度婴灵,女孩子流产孩子变婴灵后作恶多端

超度婴灵,女孩子流产孩子变婴灵后作恶多端

不管是什么原因,你堕过胎吗?你会由于欲望乱情吗?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婚姻不幸,有没有觉得身体不好,自己身边的人运势也不好,这些,都是堕胎的后果。堕胎后的男人和女性呈现什么状态,代表婴灵在索报呢?男人财运...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幸福是心灵的感受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时常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幸福么?也许,你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许,你还认为反正一样都是要讨生活,日子一天一天还不是要照样过,幸福还是不幸福又不是头等大...

海涛法师:家里有白蚂蚁、老鼠、蜈蚣怎么办?

海涛法师:家里有白蚂蚁、老鼠、蜈蚣怎么办?

海涛法师:家里有白蚂蚁、老鼠、蜈蚣怎么办? 问:家里有白蚂蚁、老鼠、蜈蚣怎么办? 答:我只能这样讲,我们都是一家人。能怎么办呢?就对它好一点,既来之则安之,拿东西给牠吃。白蚁吃什么?白蚁只吃木头,...

佛教故事: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

佛教故事: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

后记 -- 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绘于水彩画中的佛教推荐的话李贤珠(牧师、童话作家)佛家深奥的教义被承载在一幅明丽的水彩画上。故事的大概就像题目所标示的那样,讲述像季节轮回般循环着的生与死。春到夏,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