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中国禅宗有名的二祖神光,在未见达摩祖师以前,已经用功遍学佛法,而且修习禅定的工夫有八年的时间,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向达摩祖师求教。为了求法,他斩断自己左边的手臂,因此赢得了达摩祖师严格的考验,认为他是一个可以担当佛门重任,具有传授心法才器的人。

达摩祖师对他说:“过去一切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求法,忘却了自己形骸肉体的生命,你现在为了求法,能斩断一条手臂,实在也可以了。”因此,就替他更换一个法名,叫做“慧可”。

慧可问达摩祖师说:“一切诸佛法印,可不可以明白的讲出来听?”

达摩祖师说:“一切诸佛法印,并不是向别人那里求得的。”

慧可又说:“但是我的心始终不能安宁,求师父给我一个安心的法门吧!”

达摩祖师说:“你拿心来,我就为你安。”

过了好长的时间,慧可说:“要我把心找出来,实在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便向他说:“那么,我已经为你安心了。”

在这个公案里面,达摩祖师向慧可说,佛法并不是向别人那里求得一个东西的。由此启发了慧可的反观自省,在反求诸己以后,慧可总是感觉到内心无法安宁,所以进一步才求祖师给他一个安心的法门。但是达摩祖师却不给他正面的解答,祖师运用启发式的教授,把问题转过来还他,要他自己去找答案。这种的方式,就是接引弟子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回应。因为如果顺着弟子的问题去说明、解释、分析,心会越来越乱,想得越来越多,离开智慧也就越来越远。所以,达摩祖师要慧可把心找来。实际上,心了不可得,不要说慧可,谁也知道心是无形相可得,无定位可求,向哪里可以找得出心呢?

心,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的起灭,哪里是一个可得的实体东西呢?心,没有头,没有尾,也没有痕迹,无处可寻,有的只是杂念而已,是一团烦恼心、分别心、执着心,自我中心的组合。这就是慧可拼命想去安的心,也是众生一向向外追逐尘境的心,其实这是妄心,不是真心。

妄心是表面意识的活动,是六根感官和六尘外境相对产生的六识变化,心的活动只是缘起的假相,由于众生无法明察心的虚幻,所以才会妄执以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心。

《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众生颠倒,误认眼前这个四大假合的肉体,就是自己的身相,所以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我,又误认当前这个攀取尘缘所出现的心影,就是自己的心相,所以就感受到种种心境的出现了,这就是妄心。惟有除开妄心,真心才会显现。真心是思想的主体,是如如不动,也是常安的,但是一旦你想去寻找,或是企图要去把握,那么它就成为客体,不是主体,当然也就不是真心了。

公案中,慧可所觅的是妄心,祖师所安的是真心。慧可有一个求安心的念头存在,早就不能安了。达摩祖师之所以要慧可拿出心来,只是要他自己去发现他所谓的心是虚幻的,如此一来,祖师这种出人意料的话,就可以唤起慧可的直观,而了悟到自己的真心。后来,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心找也找不到。达摩祖师就对他说:“我已经将你的心安好了。”这就等于说,此心既然无形迹可得,岂不是不必求安,就自然安了吗?只要放心任运,没有任何善恶是非的要求,此心何必求安呢?它本来就自安了。

“觅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做“安心”。假使我们真正能做到安心,那么就有入道的方法了。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戒淫 气正 则显达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戒淫 气正 则显达

戒淫 气正 则显达明朝时候,又一位学者叫刘理顺。他在未成名之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青年。他曾经受聘在一家富有的人家做家教。他做家庭教师很认真负责,住在主人家中。主人很器重他,就特别从家中众多的丫环当中...

陈胜英:催眠看到的爱情真相

陈胜英:催眠看到的爱情真相

陈胜英:催眠看到的爱情真相 ——累世冤仇,或是善缘的福报 作者:陈胜英(台湾省南投县人,台大医学院医科毕业) 爱情是人世间最眼花缭乱、最令人迷惑的东西。它到底是真?是假?是实在?是幻想?是真正的甜...

楼宇烈: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

楼宇烈: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

国内对孔子的认同够了没有?孔子如何走向世界?昨天、前天的《参考消息》上面有两篇文章。这是前天的,前天的文章里面讲到山东近日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孔子彩票,这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孔子也能做彩票?...

“吃素”与“持斋”

“吃素”与“持斋”

所谓‘吃素’,乃指不吃荤(五辛)腥(动物肉)之食物。五辛是包括五种带有辛味之蔬菜,即大蒜、慈葱、兰葱、韭菜、兴渠,因五辛含有刺激性,熟吃使人淫火焚身,生啖令人增长瞠恚,学佛人有了欲念与瞠恚,便会蒙蔽...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索达吉堪布: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 问:正因为每个人都必定会死,所以要及时行乐,不是吗?答:麦彭仁波切说过:“轮回中的安乐,犹如闪电般短暂,丝毫也不可靠。”不少人总以为自己...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修行绕不开的基础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