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文集:亲近善士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教化的时候,罗阅只国中有一个人非常暴戾凶恶,总是欺负善良,又忤逆父母,不敬师长。他的事业做得很不顺利,日子过得很苦恼,心中常充满怨怼。

为了想让自己能过好日子,他便开始祭拜火神,每天一到黄昏,即聚起柴堆,燃起熊熊烈火,并对着柴火不断膜拜,直到半夜,大火灭尽方才停歇。如此持续三年,一切依然没有什么改善,于是他就改求日月之神。

从日出的时候,他即向太阳朝拜,直到日没;月出之后,又朝着月亮不停膜拜。如此日以继夜,只有在天将明、月将没时,才有喘息的机会。就这样又过了三年,生活仍处处不顺心,依然没有得到福报。因此,他又改拜天神。

这一次,他特别准备许多美味的佳肴、酒酿,更宰杀猪、羊、牛等牲口以祭天,没想到三年下来,散尽家财,贫困潦倒,仍不见天神降福护佑,身体也因不分昼夜礼拜而憔悴不堪,最后换来了一身的疾病。

有一天,他听说舍卫国有一位佛陀,为诸天、众人所敬仰,是无所不知的大智慧者,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期盼能获得福佑,以除去灾难、病恼。

他来到舍卫国的祇园精舍,向里望去,正好看到佛陀在为大众说法。佛身光明,庄严无比。一见到佛陀的圣容相好,他满心欢喜,即顶礼佛陀,说道:“有生以来,我竟如此地愚痴,不知世上有佛法僧三宝,而虚掷时间、钱财去祭祀火神、日月等诸天鬼神。在过去的九年当中,我虽然精勤不懈,却未能获得一丝一毫的福佑,不但钱财用尽,身体也孱弱不堪,彷佛死期将至。今日我至诚顶礼佛陀,希望佛陀能为我赐福消灾!”

佛陀慈悲对他开示:“你没有正知正见,九年来都是迷信鬼神,又杀害无数的众生,哪里能够得到福报呢?而且你又作恶多端,骄傲我慢,不孝不义,所造的都是恶业的种子,怎有可能结出福利的果实呢?如果你能够从心念上彻底地忏悔,从此孝顺父母,礼敬贤善,奉养长老,去恶向善,端正自己的品德,自然就能获得容貌端正,气力强壮,安隐无病,以及延年益寿的四种福报,生生世世无忧无恼。”

于是,佛陀即说偈语:“祭神以求福,从后观其报,四分未望一,不如礼贤者;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

那个人闻佛说法后,豁然开通,欢喜无比,累劫尘垢所蔽,无知造罪九年刹那间开解,遂发心出家,随佛修行。从此以后,日日行善,于正法上精进不懈,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以上是《法句譬喻经》中所记载的一个典事,启示我们:“祭神不如礼贤”。根据佛经所说,有的鬼神确实有一些功德,也有一些神力,在某种情形下确实能带给人多少助力,所以受人崇拜而恳求赐福。但是因为鬼神本身还有烦恼,而且其德性有时还不及人类,如果有人不恭敬、不祭拜或有所冒犯,鬼神也会采取报复,就好比人间黑社会中的恶霸,在某人不幸的时候,也许会拔刀相助,慷慨帮忙,但是不能得罪他,否则就会受害遭殃。所谓“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对象,拜神不如礼贤,能够访求到具德的善知识,这才是真正可以依止而获得真实的利益。

佛陀曾经开示:“参预圣者之流必须具备四大条件,此四大条件就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也就是说,修行人为了要契入正法,首先应该亲近善知识,接受善知识的开导,听闻正确的法要。听闻正法之后,要透过自己的思惟观察,对法义作深刻的理解领悟,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依法次第落实修行,如此即能一步一步进入圣者的行列。

那么,怎样才算是善知识呢?并不是因为他的地位高、信众多、名声大、相貌好或学识高,主要是因为他对戒、定、慧三学有所修证,能深入经藏融会贯通,而且能善巧方便说法,引导别人入道,让人能调伏身心而得到受用。此外,他有“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菩提悲悯之心,他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而非为博得恭敬、名闻、利养。

现在末法时期,要找到一个众德全具的善知识,已经是难得遭遇了,所谓大德圣者、凡俗邪人,真假难分,但是修学佛法又不能没有师长,所以择师甚为重要。如果行人能有福报在世界各地的闻法点,直接闻受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音作为正知正见的标准,依法行持,那是胜于一切,或者能依于《解脱大手印》之法修持,也是殊胜无比,若这些法缘皆未能成熟而须寻访明师,至少应选择一个佛法解行胜于自己,而且持戒精严、具足悲心、功德增上者,则也可如法亲近了。

亲近善知识,主要是效法他的德行,学习他的优点,不宜观察他的过失,更重要的是受善知识教导后,要从自己的举止行为、待人接物中去实际修行,渐次改进,自然就可以得到利益。

佛陀非常重视善知识,因为一切安乐妙善的根本,皆基于依止善知识的教导得来。佛说:“亲近善知识,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所以,修行人应该亲近、尊敬、供养善知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生命中的不义之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人生不离“念”,如果“心”字被“贝”所取代即成“贪”,所以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说!“贪”就是一个无底的深渊,不管是谁,只要掉进“贪”这个深渊,必定害人又害己。然而扪心自问: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贪...

圆因法师答: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

圆因法师答: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

问:你们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圆因法师答:放生有放生的功德,捕杀有捕杀的罪过。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的人造自己的罪过,人间世事皆相对存在,有善必有恶,有忠必有奸,总不能因为...

想要挽回对方 学会这4个技巧就够了

想要挽回对方 学会这4个技巧就够了

女人作为一种十分看重感情的动物,可能有很多的女人在被男人分手以后选择了去挽回自己的男人,但是能够真正挽回成功的却真的很少很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能掌握良好的挽回技巧所以导致了挽回失败。那今天我就来给...

再生

再生

智悲佛网现代人接触清净佛法的机会并不多,年青一代中,有很多都将心识的目标放在了感情及事业上,有一些人甚至将组建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当成了人生的根本目的。我本人认为,这种人生观的确立实在是不经观察的一种迷...

达真堪布:证悟大圆满有哪些必要条件?

达真堪布:证悟大圆满有哪些必要条件?

达真堪布:证悟大圆满有哪些必要条件? 证悟大圆满有哪些必要条件? 达真堪布解答: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有了这些就是大圆满法的法器,可以直接达到佛的境界,可以直接成就佛果。若是没有这些,...

社会是由多缘融汇而成,故不可称己之能

社会是由多缘融汇而成,故不可称己之能

学佛修行者的基础《世法哲言》(四)社会所含能力,勿轻言吾所具也,社会乃多元化匯溶是也,能力似无量微尘之居其一耳,就或之能力由为单一,纵展群技各具其长,而居多于不敌他能之富,投之社会微不可言耳,故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