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文集:当净汝心


从前,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因为生活非常困苦,所以时常到邻居的菜园去偷取一些蔬菜来吃。

有一天晚上,父亲又带着他的小儿子进入邻居的菜园,准备要偷拔一些萝卜。当父亲开始拔萝卜时,他的小儿子站在他的后面看着他拔。

忽然间,小儿子低声地对他叫了起来:“爸!有人在看你!”

父亲听到小儿子的话,非常紧张而又惊慌,他赶快察看四周,但是并没有看到任何人。他就问说:“在那里?是什么人在看?”

小儿子就指着天空说:“在那里啦!爸!就是那个月亮,它在那里看你。”

小孩的这句话如针般刺入了父亲的内心,这个父亲被他儿子的话吓着了,他以为在黑暗当中没有人能够看到他在做什么,但是他的小儿子却说月亮正在看他。小儿子天真的话,使他明白他所做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感到非常惭愧。最后,他将那些萝卜放回菜园里,然后牵着小儿子的手,两个人在月光下走回去。

人在世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愧对良心,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难免会糊涂,重要的是知道过失以后,要心存惭愧,勇敢认错,努力来改善。

在印度的地方,璎珞是一种最珍贵的装饰品,也就是用许多的玉石编串起来,来庄严人身的一种饰品。惭愧如璎珞,一个有惭愧心的人,由于知道改过上进,所以就好比璎珞的高贵,庄严了他的心性,使别人不敢轻视他,而且犯错能改,内心就清净了。清净的心,就是真正的净土。

佛经上记载:有一次,佛陀行化到舍卫城的郊外。一个已经久仰佛陀威德的农夫,知道佛陀将要经过那个地方,所以他就很虔诚恭敬地拿着扫帚清扫马路。

佛陀看到后非常感动,因此就慈祥的对他说:“善男子,当净汝心,则世间一切土皆净。”意思就是说,我们应当清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若是清净,那么世间一切就成为净土了。

在圣者的眼中,任何人都是圣人,可是在一个恶人的眼中,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好人,为什么呢?因为由圣心所见,都是圣人,由恶心所见,尽是恶人。所以,有的人因为内心时常嫉妒、瞋恨,发无明火,虽然他处在一间清凉的室内,也是坐立难安;有的人虽然居住在茅舍草寮,但是因为内心自在,所以也能够悠然安住。可见世间的一切不能支配人,世间的一切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一切的好坏只在“心”的分别而已。所以,我们要时常检讨自己,内观自心,如果有愧对良心的话,要生起惭愧的心,做人若是没有惭愧知耻的心,那实在是很可怜的。有了这种惭愧的心,就能够生起信心,实践道德。如果能够内心清净,当下净土就在心中了,又何必急急去寻找心外的净土呢?

我们每天都在清扫地面,也都在提倡环保,但是,对于心灵的环保,我们是不是也重视呢?真正的扫地,就是清扫心地,所以古德说:“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将心地扫,人间处处是净地。”但愿我们都能够将心地的垃圾,清除干净,每天过着无忧无虑自在欢喜的日子。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廿二、活佛宏名震慑恶犬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廿二、活佛宏名震慑恶犬

廿二、活佛宏名震慑恶犬这是最近今年五月间发生的一件事,说起来,也算得是个笑料的故事,出生这个故事的地方,就是在仰光大金塔脚下。请听我慢慢道来:原来作者在数年前认识得仰光华侨中一个在家学佛的男居士,他...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问:怎么思惟能把病作为享受? 答:真正深信三世因果了,你再病重都不会有痛苦,甚至还会有欢喜之心。很多人说相信因果,实际并没有深信因果。如果你真正深信因果了,生病...

美国的素食文化

美国的素食文化

在美国,为了健康,为了美味,甚至为了时尚,选择素食的人越来越多。素食主义正在摆脱宗教虔信人士或动物保护主义者的“专利”形象,越来越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素食者数以百万计美国素食资源协会经过调查发现,...

供养独觉并发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供养独觉并发愿,出生富贵证不还

从前在舍卫城里,住着一位财富圆满,名叫德卫峡玛的婆罗门;他有一位关系密切的朋友,住在邻近的德卫夏城,名叫杰日婆罗门。杰日婆罗门的妻子名为舍利,因此他们的小孩名为「舍利子」;德卫峡玛又称为「能持婆罗门...

关于吃鸡蛋的问题

关于吃鸡蛋的问题

葱, 洋葱, 大葱, 蒜, 韭菜, 偶然吃到, 影响不大, 但最好不要吃。 姜可以吃, 可用来起锅, 尤其是女性吃全素, 炒菜时须放姜, 以防太寒。【 在 bugged (advanced idi...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 问: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索达吉堪布答: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意思是应当一切不住而安住于心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