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辣吃素或导致肾虚 补肾首选五个食谱

现在,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紧张,繁重的生活压力让不少朋友都患上了肾虚的毛病,中医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对肾虚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少吃以下这五种食物,可以有效远离肾虚。

少吃这五种食物避免肾虚

避免经常吃辣:又辣又烫的口味总是吸引着人们的胃口。不过,麻辣中含有大量的钾,容易破坏身体的酸碱平衡,为肾脏增加了工作的负担,损伤脾胃。

避免吃太咸:太咸的食物也是导致身体异常的不健康饮食,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饮食措施。饮食过咸对健康不利,原因是因为咸味先入肾,适度的咸味养肾,但过度的咸味则伤肾,不利于助阳。因此,饮食上宜清淡忌咸,可多吃一些富有营养、补肾益精的清淡食品,对延年益寿,避免肾功能衰退有重要意义。

避免吃寒凉食品:想要远离肾虚,生冷的食物也是要远离的。寒凉食品,会令人肾阳不足,肾阳虚衰,甚至肾功能衰退,因此不宜多吃。

避免长期吃素:常言饮食均衡,虽说素食比较清淡可口,可是长期吃素不仅让身体缺失一些荤菜才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损害中老年人的肾功能。

避免经常喝咖啡:咖啡就是现在人不可能缺少的,但是为了健康,还是谨慎的食用。咖啡是采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的饮料,咖啡豆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脂肪和糖分,适量的咖啡有助于肠胃消化,但经常饮用会过量消耗肾脏的能量,影响肾功能。

男性补肾首选五药膳

一品山药

原料:生山药500克,面粉150克,核桃仁、什锦果脯、蜂蜜适量,白糖100克,猪油、芡粉少许。

制作:将生山药洗净,蒸熟,去皮,放入搪瓷盆中加面粉,揉成面团,再做成饼,上置核桃仁、什锦果脯适量,上锅蒸20分钟。出锅后在圆饼上浇一层蜜糖(蜂蜜1汤匙,白糖100克,猪油和芡粉少许,加热即成)。

功效:滋补肾阴。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消渴、尿频、遗精等病症。

姜附烧狗肉

原料:熟附片30克,狗肉1000克,生姜150克,菜油、大蒜、葱适量。

制作: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将姜煨熟备用。再将熟附片放入沙锅内,先熬煎2小时,然后将狗肉、大蒜及生姜放入,加水适量炖煮,直至肉烂即成。

功效:补益肾阳。适用于阳痿、夜间小便多、畏寒及四肢冰冷等阳虚症。身体虚寒的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肾炎患者也宜食用。

杜仲烧猪腰

原料:杜仲15克,猪腰4个。

制作:将生杜仲切成长3。3厘米、宽1。6厘米的段。用竹片将猪腰破开,把切好的杜仲片装入猪腰内,外用湿草纸将其包裹数层,放入柴炭火中慢慢烧烤,熟后取出除去草纸即成。

功效:壮腰补肾。适用于肾虚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患者。

首乌煨鸡

原料:三黄母鸡1000克,何首乌50克,生姜片、料酒,精盐、麻油少许。

制作:活三黄母鸡常法宰杀,去皮,净膛去肠杂;何首乌研碎,装入纱布袋中,填入鸡腹。鸡入沙锅,加清水至淹没鸡体,文火煨至肉熟,取出首乌袋,再加入料酒、细盐、生姜、麻油等调料,文火再炖半小时即成。

功效:大补肾气。适用于男子阳痿及早衰、白发早生等症。

豇豆蕹菜炖鸡肉

原料:豇豆150克,蕹菜(即空心菜)150克,鸡1只(约250~500克)。

制作:鸡宰杀洗净,切块,与豇豆、蕹菜同炖,加盐、葱等调料,食肉吃菜。

功效:健脾、补肾、利水。适用于脾肾气虚而致水肿、小便白浊、头晕膝酸、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且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

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

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末学业障深重,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不敢独享;这几年学佛,无什么大见闻,但关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护佑,真是屡次获益。不敢独享,在此把这天大的好事奉献给大家:一、前几年还...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 大佛顶首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黄念祖居士主讲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死蛇”的伤害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死蛇”的伤害

死蛇的伤害美国亚利桑那州盛产响尾蛇,那里毒蛇咬人的意外时有发生。响尾蛇有剧毒,如果伤者不立即接受治疗,便有生命危险。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医院曾对被响尾蛇咬伤的急诊病人做过统计。医生们意外地发现,很多...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六祖道: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

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

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

关于明信因果,在阿王诺布帕母著的《子必依论》中,用一章专门讲过,明信因果和相信因果是两码事,相信因果不一定真正理解因果道理。在南无羌佛说法《你明信因果吗?》法音中,佛陀更是深入浅出,苦口婆心,讲了我...

佛学基础: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

佛学基础: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

第七章 业感缘起 第一节 缘起论有神论者,以为一切现象,乃自神之创造而成,是为有神的宇宙论。佛教则不然,以缘起论说明宇宙万有。万有生起,完全属于自己之因果律。现在之果,起于过去之因;过去之困,必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