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轮回三世都是虫身,蒙佛点化终成罗汉

假如自己不愿修行,即便有佛出世,也弗成能有大成就;

假如自己精进修持,即便不在佛世,也有可能成就果位。

下面这则故事,出自《经律异相》,原始出处是《法句譬喻经》。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位比丘很贪睡,虽在佛陀身边,但却不思修行,终于命在夙夜迟早。最后蒙佛点化,忸捏懊悔,精进修行,最终成为罗汉。这则故事另有几种版本,内容更为详实,此处则据《经律异相》原文改编而成。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园精舍时,身边有无数大比丘,他们全部精进修行,努力清除障蔽。

只有一位比丘,吃饱饭就跑进房里,关上房门,呼呼大睡,只图身心快活,不想无常,不管日夜。

这位比丘好吃贪睡,不愿修行,是以再过七天,寿命即将完结。

佛陀怜悯这位比丘,来到比丘房中将他唤醒,并为他说精妙偈颂。比丘听到偈颂,终于在惊恐中觉悟,于是叩头施礼。

佛陀告诉比丘:“你以前生中在惟卫佛时曾经剃度削发,只因妄想身体安泰,不肯念经持戒,饱食安眠,不想无常。命终之后,神识投生到嗡虫中,熬过了五万年;寿终之后,又投生为螺蚌身上的虫和树上的蠹虫,都长达五万年之久。这三种虫生活在黑阴郁,贪生爱命,爱好阴郁,害怕阳光,一睡下就是一百年,连绵赓续,永远不能出离。现在罪业尽了,终于投生人道,剃度削发,成为沙门。为何照样如斯贪睡,永不知道知足?”

贪睡比丘听到佛陀这一番话,忸捏至极,彻底觉悟,终于改变恶习,英勇修持,清楚障蔽,最终证得罗汉果位。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为何认识不到苦呢?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为何认识不到苦呢?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为何认识不到苦呢? 问:世间人大都认为这个世界非常可爱,有快乐可以追求。他们为什么没有认识到苦呢? 索达吉堪布答:众生完全为无明愚痴所蒙蔽,虽然陷于极苦之中,他们却不觉察,昏昏然...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谁是最有学问的人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谁是最有学问的人

路边的信筒里装了满满一下子信,里边有作家的手稿,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博士生的论文,年轻人的情书,商人的信息,打工对父母的问候这样,邮筒觉得自己是最有学问、最知礼仪、最懂爱情的人了!于是,它就飘飘然起来...

陈龙:素食生活人戏合一

陈龙:素食生活人戏合一

《琅琊榜》豆瓣评分竟然高达9.3,成功逆袭几年前大热的《甄嬛传》,胡歌、王凯、陈龙等天颜男神、睿智型士的精彩表现功不可没。 近期热播的年度大剧《琅琊榜》不仅收视狂飙,口碑也好到逆天,豆瓣...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一只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一起……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一只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一起……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视角,以为很了解别人,自以为是地随便谴责批判别人,以为全世界就自己是对的。其实,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更无法对别人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或者批判别人。...

佛无言,茶入心

佛无言,茶入心

喝茶要的是心静,也就是在心无杂念之中,慢慢的看杯中茶叶沉浮,细品茶味的清淡,那样茶味入喉,在齿颊留香之中,可以默默的相坐,把一天当作一生,或者把一生当作一时。皆是因为心情随着茶水的浮沉,所以...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

勇挑重担的勇气源于成熟的心智庙里,老和尚和小和尚相依为命。老和尚每天翻山越岭挑柴火,去集市卖掉以换取一天的口粮。后来,为了培养徒弟的吃苦精神,他叫小和尚替他挑柴火上集市去卖。开始时,小和尚挺不愿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