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为知

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为知

人们习惯于以是否掌握知识作为知与不知的界限,其实这样看问题是片面的。

古希腊有个青年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到处炫耀自己的学问。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青年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里面孵化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

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苏格拉底又问。

青年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里面孵化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苏格拉底穷追不舍。

青年抱怨说:你怎么提出这么一个怪问题呢?现在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请提吧。苏格拉底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青年迫不及待地问。

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青年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为知。

别以为苏格拉底是在说绕口令,他的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为知其实闪耀着哲理的光辉,道出了知与不知的真谛。

人生天地间,要学的知识就像那浩渺的宇宙,永无止境。一个懂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人,是真正的知者,正因为他深知自己所知有限,所以,他永远也不会停下自己求知的脚步。而且,不知就说不知,他诚实的态度,最终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一个不懂装懂的人,他失去的是宝贵的获取真知的机会。而且,他装出来的懂不过是一道虚幻的光环,终有一天,那光环会褪去色彩,那时,以不知为知者可笑的马脚就会格外醒目地显露在众人面前,这才是最大的不知啊!

出卖灵魂

不久前,美国有人登出广告,说谁愿意把灵魂卖给魔鬼,将得到30美元的钱。结果,很多人赶去拍卖。

一些宗教人士大为摇头,感叹这个世界已堕落了。而那些得到30美元的人却说:灵魂怎么卖?30美元不拿才是傻瓜。

其实,只要有这个念头,他的灵魂就已失去了。灵魂是看不见的,但它存在,自然也可以失去,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有一只蚌为了不被人抓走,把珍珠吐到一边,结果珍珠被人拿去了,生命被保下来。它得意地说,自己多聪明;另一只蚌则笑曰:失去了珍珠,你活着又有什么用?

爱斯基摩人的管理方法

在那一年四季冰封雪冻的北极世界,狗拉雪橇是爱斯基摩人唯一的运载工具。如何让狗多拉快跑,爱斯基摩人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爱斯基摩人的狗拉雪橇,狗是分两个层次的,前面有一只领狗,后面便是N只狗。爱斯基摩人给领狗制造许多特权,它单独享用食品,它单独睡好的狗舍,它还从来不挨鞭子抽打。与其相反的是后面的力狗,大家一起抢着吃,还不管饱,狗舍也是大统铺,拉雪橇时稍有走神主人的鞭子便会落下。于是,狗感不平,拉着雪橇跑起来的时候,在后面的狗就都一起想趁乱咬上领狗一口。领狗的缰绳比后面力狗的长二尺,后面的狗要咬它,势必要拉着雪橇飞跑。而领狗因缰绳长,几乎是空跑,虽然从始至终都看着差一点就要咬着领狗傲慢的尾巴,但到了终点也咬不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磕大头的三个好处

达真堪布:磕大头的三个好处

达真堪布:磕大头的三个好处 顶礼有身顶礼,语顶礼,意顶礼。身顶礼是用身体做礼拜。磕大头,磕小头,都属于是身顶礼。磕小头要五体投地;磕大头要全身着地。顶礼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消除很多业障,能对治贪嗔...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问:经中说仅仅念几遍佛菩萨名号也会有很大的作用,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答:这种问题关键在自己的信心与恒心,圣尊们加持是无偏的。...

这些都是老公出轨的征兆 你的老公中招了吗

这些都是老公出轨的征兆 你的老公中招了吗

一段美好的婚姻是拥有幸福生活的前提。可想而知,婚姻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男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然后出轨。在面临老公出轨的情况时,你是不是觉得束手无策?其实老公出轨是有...

海涛法师:有一阵香味,这种现象对往生者是好是坏?

海涛法师:有一阵香味,这种现象对往生者是好是坏?

海涛法师:有一阵香味,这种现象对往生者是好是坏? 问:往生者临终前一晚上,身体发出一阵特别的香味,头七深夜,房间有一道很强烈的光线,让我眼睛睁不开,当打开眼睛时,我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但有一阵香味,...

诸佛为菩萨天人地狱等不同众生授记,放光过程是有区别的!

诸佛为菩萨天人地狱等不同众生授记,放光过程是有区别的!

云龙居士,2011  尔时,世尊为乞食故入王舍城,既得食已将还所止。时,有无量千众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及无量千人与非人,又有无量拘胝那庾多百千众生,随从佛后。尔时...

佛教常识:第四课、寺政外事

佛教常识:第四课、寺政外事

第四课 寺政外事禅堂、客堂、库房及衣钵寮,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俗称「四大堂口」。禅堂专管教育,负责训练人才;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四大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