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问: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答:由往昔因缘不同,各人的烦恼或云根器不一,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嗔心重等。对贪心重者,菩萨不应以爱护而应该以严厉的方式摄受,像役使奴仆一样让他不断受到不悦意境磨砺,比如让他干粗重的工作,着敝衣,食粗糙的食品,住陋室等,以此有效地抑制其贪心,再以妙法疏导,双管齐下,方能收效;对嗔心重者,应以爱重的方式温和摄受,就像承事主人一样,首先尽量不让他感到委屈,衣食住等各方面善加照顾,以爱语利养渐渐使其粗硬的嗔恚习气软化,然后才能进一步调伏,否则,以调伏贪者的方式对待,不但不会起好作用,反而会激起他更大的嗔心。

故应善加辨别抉择,而后因机施教,使弟子得到恰当有效的引导,迅速调伏烦恼步入正道。

因此,上师在摄受弟子时,针对其不同根器,或以严厉或以温和方式对待,如是则能有效地调伏弟子的相续,使之顺利入道。

——《中观四百论广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名词:金刚结

佛教名词:金刚结

金刚结金刚结是一种护身符在有一些恶的非人意图伤害我们时,金刚结会起到保护我们的作用,使他们远离我们制作金刚结的每位仁波切,他们自己修持哪种本尊,就会以相应的本尊修持制作金刚结,并非是由某一特定的修法...

我放生吃素学佛以来的感应

我放生吃素学佛以来的感应

今天跟老公分析,我学佛的动力怎么来的,虔诚感恩为什么这么自然,为什么他不明显。我认真的回忆了一下,不觉吓了一跳,原来放生学佛以来,我身上的奇迹有这么多。 一年半前,我有很多持续了很多年各种折腾都...

徐足之:不自恐惧者,天不死之

徐足之:不自恐惧者,天不死之

温岭张女士因家庭矛盾吃了20多颗感冒药,昏沉而不慎坠河,由于张女士没能用心意识去分别什么,也因为她凑巧仰面躺在河水上,就这样居然酣睡了40多分钟,直到被人误以为死尸而报警被带上岸边。这件事情发生于2...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于世俗烦恼的煎熬。

人为何会如此烦恼?在佛法看来,是因为放不下内心的妄执,放不下的原因就在于看不破。如何能在面对世俗烦扰时具备这种看透红尘的力量,而能坦然勇敢地直面人生呢?当知“常观无常”实在是一个极其殊胜的方法。

佛法所言“诸行无常”,即是告诉我们人生真实的智慧。任何世俗的挣扎,终究逃不过无常的宿命。小乘教法里的“十念法”中有一念即是“念死”,这对我们断舍世间欲望的贪著是非常有益的。若把一切世俗的欲望与烦恼时时放到死亡当前来考虑,我们还会这样难以割舍吗?

人活着经常会忘失了人生终究会死亡这一结果。严格来说不是忘记,而是一种惊恐与迷乱的刻意逃避。因为害怕死亡,却迷惑于生命与人生的真相,惟恐空活一场,是故不断地奔波忙碌,以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在“活着”;却不料,当遇到世俗的压抑而烦恼痛苦时只能习惯于无奈地抗争与挣扎,备受身心之煎熬。

此时若能迅速猛烈地观一切无常,生当必死,高亦必堕,荣极必衰等等,思惟世事终归一空,人生终归一死,我们所求的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将去,何须汲汲于富贵,戚戚于名利而自困?且乾坤朗朗,风清月白,本是人间好时节,又何须跟人计较是非短长,伤身动气也?如此种种,若能时时作观,其忿自泯,其忧自息,其心自平。

如果有了这种智慧与观照,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宽广而坦荡,我们对世间万物即能做到随缘取用,不迷不舍。

于是,我们便能随遇而安,这种安是长久之安,一生之平安。

愿佛法时雨滋润生灵万物,一切皆安。

身心备受煎熬时,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勇敢地直面人生?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于世俗烦恼的煎熬。人为何会如此烦恼?在佛法看来,是因为放不下内心的妄执,放不下的原因就在于看不破。如何能在面对世俗烦扰时具备这种看透红尘的力量,而能...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

达真堪布:修行过程中经常懈怠懒惰怎么办?答:不想修了,你是不是不想解脱啊?这说明了你的出离心还是不强烈。你若是真感觉到了苦,还能懈怠懒惰吗?轮回就像个火坑一样,甚至比火坑还严重。你真正懂得了这些道理...

❤素食中的补血之王,你都知道吗?

❤素食中的补血之王,你都知道吗?

谁说补血一定要靠阿胶?许多人都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吃菜不吃肉才会贫血,其实,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铁质,胡萝卜素和其他养分,而且多半易于消化,很适合作为补血的食材喔!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适当搭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