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问: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答:由往昔因缘不同,各人的烦恼或云根器不一,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嗔心重等。对贪心重者,菩萨不应以爱护而应该以严厉的方式摄受,像役使奴仆一样让他不断受到不悦意境磨砺,比如让他干粗重的工作,着敝衣,食粗糙的食品,住陋室等,以此有效地抑制其贪心,再以妙法疏导,双管齐下,方能收效;对嗔心重者,应以爱重的方式温和摄受,就像承事主人一样,首先尽量不让他感到委屈,衣食住等各方面善加照顾,以爱语利养渐渐使其粗硬的嗔恚习气软化,然后才能进一步调伏,否则,以调伏贪者的方式对待,不但不会起好作用,反而会激起他更大的嗔心。

故应善加辨别抉择,而后因机施教,使弟子得到恰当有效的引导,迅速调伏烦恼步入正道。

因此,上师在摄受弟子时,针对其不同根器,或以严厉或以温和方式对待,如是则能有效地调伏弟子的相续,使之顺利入道。

——《中观四百论广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拥有天地间最高尚慈悲心肠的鹿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拥有天地间最高尚慈悲心肠的鹿王

鹿王很久以前,森林深处住着一群鹿。它们的鹿王十分仁慈,非常爱护自己的部下,因而森林里的鹿,都很尊敬它、爱戴它,跟随它的鹿也越来越多。有一天,它们一路寻着食物,边走边玩耍嬉戏,来到国王的皇家林苑里。一...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释觉空 恭诵MP3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Oc4MwOujPCt0dHc5BuZ1g .no-mobile{display: none;}...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

巴利语汇解 六、道果弟子:巴利语svaka,直译作声闻,意谓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悟道果的圣弟子(四双八辈)才能称为声闻;但若依世俗谛,则包括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八、能愿比丘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八、能愿比丘

十八、能愿比丘杀害千万众生,累世短命多病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施主财富圆满,但他的儿子在娶妻之后,一直没有小孩,所以他们常常祈求天尊,希望获得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儿媳终于怀孕了,她非常高兴地告...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五台山人皮鼓传说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五台山人皮鼓传说

五台山人皮鼓传说鼓,远古以来,都是以兽皮做鼓面,这是天以地义的。可是五台山铁瓦寺却有一面人皮鼓,不能不说是稀见之物。关于这面人皮鼓有两种传说:传说位于东庄村的铁瓦寺,共分两院,前院叫法祥寺,后院叫台...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第六集读书为什么(下) 【教孩子的学问】孩子要有好老师 第六集下读书为什么陈老师:这期节目的名字【读书为什么】,在戒定慧。他有了慧,他就能成圣成贤。怎么读书?有具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