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问: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答:由往昔因缘不同,各人的烦恼或云根器不一,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嗔心重等。对贪心重者,菩萨不应以爱护而应该以严厉的方式摄受,像役使奴仆一样让他不断受到不悦意境磨砺,比如让他干粗重的工作,着敝衣,食粗糙的食品,住陋室等,以此有效地抑制其贪心,再以妙法疏导,双管齐下,方能收效;对嗔心重者,应以爱重的方式温和摄受,就像承事主人一样,首先尽量不让他感到委屈,衣食住等各方面善加照顾,以爱语利养渐渐使其粗硬的嗔恚习气软化,然后才能进一步调伏,否则,以调伏贪者的方式对待,不但不会起好作用,反而会激起他更大的嗔心。

故应善加辨别抉择,而后因机施教,使弟子得到恰当有效的引导,迅速调伏烦恼步入正道。

因此,上师在摄受弟子时,针对其不同根器,或以严厉或以温和方式对待,如是则能有效地调伏弟子的相续,使之顺利入道。

——《中观四百论广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智慧超群的少年僧,为何转世成了造业的和尚?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智慧超群的少年僧,为何转世成了造业的和尚?

江西禅宗里面有一位绝学诚公禅师,住在山中不出世,座下有七个弟子一起结盟参禅。其中有一位弟子年纪最小,但是超然有得,绝学诚公以禅宗的三关(初关、重关、牢关)语来勘验他,他都对答如流。可惜这个年纪最小的...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3、伐树取果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3、伐树取果

33、伐树取果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德才是万物之灵。事事皆能思前思后,打算将来的事情,方有万物之灵的价值。可是现实的人生,事事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管将来者比比皆是。譬如杀...

选厂房风水也有讲究 搞不好你把财神都赶跑了

选厂房风水也有讲究 搞不好你把财神都赶跑了

如今,创业办厂,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词了,更不在是少数人的专利,尤其是普通的年轻人,都会想要去尝试开一个自己的厂子和企业。那么,在厂房选址的时候,其实风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哪里财运更旺,哪里会有煞...

寂志果经

寂志果经

寂志果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域奈园。与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俱。时王阿阇世。七月十五日。过新岁腊。与群臣百官俱。眷属围绕。上寂安观。谓群臣言。诸卿当知。如是我修非时愁悒不改...

陕西六大汉传佛教祖庭将“打包”申遗

陕西六大汉传佛教祖庭将“打包”申遗

陕西六大汉传佛教祖庭将“打包”申遗 著名佛教寺院,唐长安四大译经场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宗祖庭,迄今已有1350余年历史。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玄奘法师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中...

爱染明王心咒

爱染明王心咒

爱染明王心咒爱染明王心咒原文:唵吽悉地梭哈爱染明王心咒注音: 唵ong吽hong悉xi地di梭suo哈ha爱染明王心咒的功德利益:1:能转爱染心为清净菩提心;2:得一切天人爱敬降伏;3:能令一切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