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沙门度七比丘

从前,有七位比丘一起到深山里修行参道,然而历经了十二个寒暑,还是不能与道相应。一天,七人共坐一处,讨论是否要继续修行。

一位比丘首先说道:「我们出家修行不畏艰苦,不惧寒热,不但放弃了世间种种享乐,还要持守种种戒法、终身乞食,虽然如此,仍坚守着出家人的志节,然而……」

另一位比丘接着感叹:「虽是如此忍耐,道业却未有成就,往昔所造的罪业,似乎也难以灭除。」其余比丘听闻此语,皆面带愁容,沉默不语。

这时,一位年轻比丘奋然起座,说道:「既然如此,与其老死山中而无所成,倒不如各自下山回乡,娶妻生子,建立门户。」

「是呀!再有一番事业,从事些许生意买卖,生活自是无虞。如此有妻有子,衣食丰饶,这后半辈子也就不怕没有依靠了。」比丘们协议后,便一起下山回乡。此时,佛陀虽在远处,却以神通力知道这七位比丘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且不忍见他们因无法忍受修行上一时的辛苦,而终将造下堕入地狱的罪业,于是化身成一位寻常沙门前去度化。

佛陀所化身的沙门来到谷口,正好遇到下山的七位比丘,于是开口问道:「比丘们,请问你们在山中修行多久了?你们又要前往何处呢?」

「我们在山中已经修行十二年了!不过,我们已经决定放弃修行。」

「你们已经精勤修行这么久,为何还要放弃平静的修行生活,回到喧嚣的尘世呢?」

一位比丘率先答道:「我们虽然修行已十二年,道业却无所成就,看来罪业也难有除灭之日。而且山中人烟稀少,少有供养之人,每每托钵乞食,还要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如此虚耗岁月,枉自困苦,缩衣节食,仍不知『道』在何处,又有何意义?」

「那你们下山有何打算?」

「我们打算就此还乡,各自建立门户,并且创造一番事业,等到上了年纪再来学道。」说完此话,七位比丘即欲离去。

沙门随即阻止:「且慢!且慢!各位请听我说几句话吧。人的生命是很无常的,犹如水中泡沫一般,朝不保夕。虽然修行学道很苦,却能以一时之苦换得永久的安乐。各位如果就此返乡还俗,其后居家之艰辛困苦,将是穷尽万劫无有止尽。难道你们以为妻妾、子孙皆能常相左右,一切欲望皆能随心满愿,从此不再忧愁苦恼了吗?这种妄想如同生病之人错服毒药,不仅无法治愈,还会加重病情。」比丘们默然而立,沙门继续说道:「三界众生皆有烦恼,唯有信守戒法,精进不退,不放逸懈怠,才能真正永离众苦。」沙门说毕,即现佛身相,并且放大光明,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学难舍罪难,居在家亦难;

   会止同利难,艰难无过有。

   比丘乞求难,何可不自勉;

   精进得自然,终无欲于人。

   有信则戒成,从戒多致宝;

   亦从得谐偶,在所见供养。

   一坐一处卧,一行不放恣;

   守一已正心,心乐居树间。」

七位比丘见佛慈容相好,又闻此偈,皆心生惭愧,五体投地顶礼佛足,自此收摄身心,诚心悔过,并且决定继续修行。七位比丘于山中精进不懈,无有疲厌,并且认真思惟偈语之义理,守心一处,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8231;卷三》

省思

--------------------------------------------------------------------------------

《四十二章经》云:「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人的一生总是挂念着家庭、事业、健康等事,一旦无常乍到,生离死别之际,也只能随业流转,无法相伴。修行虽是一条漫长孤寂之路,却能带领我们迈向光明的未来,只要信守发心修行的初衷,精进不退,最后必能漏尽烦恼,成就道业,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

佛教故事: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

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一天,禅师把他的三个弟子叫到身边,然后写了一句诗: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然后对弟子说:你们现在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吧!为什么不淋一人呢?第一个弟子说:两个人走在雨...

原生家庭的痛,她依靠学佛 “治愈”了

原生家庭的痛,她依靠学佛 “治愈”了

有一个小孩,喜欢独自玩,可以一个人玩沙包,踢毽子,跳房子,编花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阳光明媚、碧空如洗的日子,她看到别人偷摘自家果园里的橘子,也只敢伸出半只脑袋张望,心想:他怎么还不快点走?却从不...

地藏菩萨感应录:明信因果悟已非,虔诚诵经受益多

地藏菩萨感应录:明信因果悟已非,虔诚诵经受益多

【美国洛杉矶】刘居士2007-11-25我是一名留学生,与佛结缘快两年了。2005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家准备考研,那时我的同学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单位,而我仍在家里,不免感到有些无所事事。...

达真堪布:观修的时候如何面对昏沉的状态?

达真堪布:观修的时候如何面对昏沉的状态?

达真堪布:观修的时候如何面对昏沉的状态? 问:观修的时候如何面对昏沉的状态答:打坐观修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在修特加行的时候,调整身心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的姿态是很重要的,气也是很重要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超定法师:心空及第归

超定法师:心空及第归

欢迎大家来参加一天的共修活动。首先,请各位坐下来,跟我念诵:「禅修以时,当勤精进,志心向道莫嬉戏。水滴能穿石,静处而居,制心勿放逸。南无常精进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这是四十年前吾师续公上人为...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问: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答:自然流产不算杀生,也可能是来讨债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做超度;若是没有没有条件,将功德善根回向也可以。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