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沙门度七比丘

从前,有七位比丘一起到深山里修行参道,然而历经了十二个寒暑,还是不能与道相应。一天,七人共坐一处,讨论是否要继续修行。

一位比丘首先说道:「我们出家修行不畏艰苦,不惧寒热,不但放弃了世间种种享乐,还要持守种种戒法、终身乞食,虽然如此,仍坚守着出家人的志节,然而……」

另一位比丘接着感叹:「虽是如此忍耐,道业却未有成就,往昔所造的罪业,似乎也难以灭除。」其余比丘听闻此语,皆面带愁容,沉默不语。

这时,一位年轻比丘奋然起座,说道:「既然如此,与其老死山中而无所成,倒不如各自下山回乡,娶妻生子,建立门户。」

「是呀!再有一番事业,从事些许生意买卖,生活自是无虞。如此有妻有子,衣食丰饶,这后半辈子也就不怕没有依靠了。」比丘们协议后,便一起下山回乡。此时,佛陀虽在远处,却以神通力知道这七位比丘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且不忍见他们因无法忍受修行上一时的辛苦,而终将造下堕入地狱的罪业,于是化身成一位寻常沙门前去度化。

佛陀所化身的沙门来到谷口,正好遇到下山的七位比丘,于是开口问道:「比丘们,请问你们在山中修行多久了?你们又要前往何处呢?」

「我们在山中已经修行十二年了!不过,我们已经决定放弃修行。」

「你们已经精勤修行这么久,为何还要放弃平静的修行生活,回到喧嚣的尘世呢?」

一位比丘率先答道:「我们虽然修行已十二年,道业却无所成就,看来罪业也难有除灭之日。而且山中人烟稀少,少有供养之人,每每托钵乞食,还要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如此虚耗岁月,枉自困苦,缩衣节食,仍不知『道』在何处,又有何意义?」

「那你们下山有何打算?」

「我们打算就此还乡,各自建立门户,并且创造一番事业,等到上了年纪再来学道。」说完此话,七位比丘即欲离去。

沙门随即阻止:「且慢!且慢!各位请听我说几句话吧。人的生命是很无常的,犹如水中泡沫一般,朝不保夕。虽然修行学道很苦,却能以一时之苦换得永久的安乐。各位如果就此返乡还俗,其后居家之艰辛困苦,将是穷尽万劫无有止尽。难道你们以为妻妾、子孙皆能常相左右,一切欲望皆能随心满愿,从此不再忧愁苦恼了吗?这种妄想如同生病之人错服毒药,不仅无法治愈,还会加重病情。」比丘们默然而立,沙门继续说道:「三界众生皆有烦恼,唯有信守戒法,精进不退,不放逸懈怠,才能真正永离众苦。」沙门说毕,即现佛身相,并且放大光明,为大众说了一首偈语:

「学难舍罪难,居在家亦难;

   会止同利难,艰难无过有。

   比丘乞求难,何可不自勉;

   精进得自然,终无欲于人。

   有信则戒成,从戒多致宝;

   亦从得谐偶,在所见供养。

   一坐一处卧,一行不放恣;

   守一已正心,心乐居树间。」

七位比丘见佛慈容相好,又闻此偈,皆心生惭愧,五体投地顶礼佛足,自此收摄身心,诚心悔过,并且决定继续修行。七位比丘于山中精进不懈,无有疲厌,并且认真思惟偈语之义理,守心一处,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8231;卷三》

省思

--------------------------------------------------------------------------------

《四十二章经》云:「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人的一生总是挂念着家庭、事业、健康等事,一旦无常乍到,生离死别之际,也只能随业流转,无法相伴。修行虽是一条漫长孤寂之路,却能带领我们迈向光明的未来,只要信守发心修行的初衷,精进不退,最后必能漏尽烦恼,成就道业,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貌美妻子遭人谗谄忠诚念佛持戒得鬼神救护

貌美妻子遭人谗谄忠诚念佛持戒得鬼神救护

早年,有一位男居士,侨居在舍卫国。居士家中有位妻子,年轻貌美,风华绝代,著名遐迩。同伙们都很想见她一面,但居士始终不让妻子见他们。有人就把这事告诉国王,国王也想看看这位美男究竟边幅若何,但其实找不到...

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令你生起无比的信心

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令你生起无比的信心

观音菩萨慈悲无量,其感应可以说已经遍周了世界,她在每时每刻,无分别的、无间断的救度着一切众生。也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不了解观音菩萨名号的。就是因为她多不胜举的慈悲和感应事迹,赢得了全世界人的称赞和信仰...

【香道养生】枸杞、桔梗、五味子等香药的食用方法

【香道养生】枸杞、桔梗、五味子等香药的食用方法

枸杞《本草纲目》中说枸杞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海涛法师:我想知道出家要有什么因缘-要具足什么条件-

海涛法师:我想知道出家要有什么因缘-要具足什么条件-

海涛法师:我想知道出家要有什么因缘?要具足什么条件? 问:我想知道出家要有什么因缘?要具足什么条件? 答:出家有出家的因缘,一般如果过去世有出过家,今生要出家会很顺,过去世如果没有种出家的因,今生...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每次为恶 前程转暗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每次为恶 前程转暗

李登十八岁时考取乡试的第一名,后来他到五十岁时一直没有登第。他拜访叶靖法师,乞求法师到阴府去查看究竟。叶靖法师请教梓潼帝君,恍恍惚惚看见一位阴吏手里拿着档案说:「李登初生时,上帝赐他一颗玉印,十八岁...

法云法师文集:心念的力量

法云法师文集:心念的力量

心念的力量法云法师曾经听闻一则故事:有二人去医院拿检查报告,原本,某甲的病不过慢性胃炎而已,某乙却不幸患上了胃癌;可是,却因为一场误会,阴错阳差,改变了两人的命运。当时某甲去拿检验报告,却误持赫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