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佛寺:斋饭飘香名震八方

今秋十月,我跟随友人来到位于Ukiah, CA的西方佛教发源地美国“万佛圣城”(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中午在友人的安排下,一行人到城中1991年开张的“君康真素斋”(Jyun Kang Vegetarian Restaurant)吃斋饭。

这家外表不起眼的餐馆只有8张圆台面和8张普通餐桌,以天然纯素、不用味精五辛为特色烹饪食物,为周边的民众和圣城访客提供了健康可口的素食,也不断吸引着美国名人明星的驻足,品味和合家常、陶然香汤。

素食的美味在于恬与悦,美国大佛庙的真素斋严格把握低油、低盐、少糖、无葱、无蒜、无蛋、无奶、无味素、少素块(黄豆制品)的原则,斋饭给人恬静的享受、愉悦的满足。

酸酸甜甜,鲜香咸咸,开胃为先,上番茄豆腐汤(Tomato&Tofu Soup)喽!大份的妙香茄子(Sauteed Eggplant w/罗勒叶Basil),大份的什锦咖喱(Mixed Vegetables w/Curry),大份的翠绿元宝(Broccoli w/Cashews),4只的炸春卷(Fried Spring Rolls),后来我们请人用刀剪半分食之:大份的君康豆腐(Chef Special Tofu),在餐馆忙碌的出家人和善、清秀……

真素斋的菜单和糙米饭(Brown Rice),我们平均付帐买单加小帐,又外卖了10只的高丽菜包(Vegetables Buns)、10只的芝麻包(Sesame Buns)和10只的营养馒头(Nutritious Buns)。

我后来回家后跟好友聊天提到“加了芝麻和枸杞子等杂粮的营养馒头好好吃哦”,对方说“下次你来加州我买给你吃。”开始期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4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4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要成佛度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厄,究竟成就与佛无二。他发愿...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一回 卢庄求宿又遇因缘 糯米相贻治愈痼疾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一回 卢庄求宿又遇因缘 糯米相贻治愈痼疾

第二十一回 卢庄求宿又遇因缘 糯米相贻治愈痼疾话说妙善大师等三众,见天色已经不早,前边又有高山阻路,其势来不及越过此山,幸离山数里处有个村庄,三众不免迳投村中来借宿,顺便化些斋饭来充饥。到了村中,见...

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

多年未曾联系的大学同学,一日突然路过我的小城,跑来见我。同学来自大都市,那里有直通云霄的摩天大楼,有鲜亮明艳的明艳的佳人和轿车,有精致的咖啡厅音乐吧,时尚的风吹啊吹啊,吹开一城的芳华,更兼有若干的景...

喇嘛钦或喇嘛千诺的意思?

喇嘛钦或喇嘛千诺的意思?

我们经常听到“喇嘛千诺”一词,或“喇嘛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遇到违缘,亲朋好友对上师三宝不敬,甚至诽谤,怎么办呢。虾扎活佛:上师说,不要在意,不要心动,不要和他们争执。要时刻想着上师三宝时刻...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个时候,平等心、无分别的心就会生起,也就不会过于计较人我之间的是非、善恶与过患了。

尤其,学佛修行的人,和别人相处,“要观德莫观失,要随顺莫违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计较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即使没有过,我们本身有时也会制造一些误会,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做不当的要求,导致珍贵的友谊、亲情因而破坏,殊为可惜!所以,我们能够观德莫观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看,多观照自己,多反省自己,多要求自己,不要太计较过失,自然就看不到别人的是非、过患了。

因此,如何才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最要紧的,是要净化自己的心,净化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有如下八种心。

1、平等心

就是无分别心,例如佛陀视每一个众生都如佛子罗睺罗;如果我们能把天下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这就是平等无差别的心,就不会见到人家的过患、善恶。又如别人的身体上害了一个疮,“好髒喔!好难看喔!”你会讨厌。如果是你自己的手上、身上害了一个疮,你不但不嫌弃它,还会好好照顾它,替它敷药,替它包扎,因为这是我的。你能把人我之间,用平等心去看待,自然看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2、慈悲心

慈悲的意思是:慈能予善、予乐;悲能拔苦、除难。就是我愿意帮助你去除困难,去除痛苦,带给你幸福、安乐。你用这种慈悲心来待人,别人纵有不是,也会以一种同情心、怜悯心去包容他。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大悲观世音菩萨,为甚么信徒都欢喜把他供在家里的客厅,或者特地设立佛堂?为甚么每个人都把家里最好的地方让出来供奉观世音菩萨?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慈悲,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无处不可以到达。所以,我们有了慈悲心,做人处事真是无往不利。

3、广大心

就是包容心,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的心胸可以包容一个国家、人民,所以他能做宰相。佛陀的心能包容天地,等同虚空,所以,他是佛陀。弥勒菩萨大肚能容,能容纳好与不好的一切事情,所以,他心宽体胖。

4、空无心

虚空能容,所以能成其大。虚空里森罗万象,无所不包;我们的心也要像虚空一样,对于是非、善恶,以虚空的心来看待,用虚“无”的心,空去一切。无,并不是叫我们胡涂,无心是大智若愚,无心里面自有更大的智能包容一切。

5、般若心

般若就是最高的智能,学佛最主要的,就是要开发自己的般若智能,用般若的智能来看世间,处理世间。例如,有了般若,就会明白佛和众生是“二而为一,一而不二”,佛是已经悟道的众生,众生是还没有悟道的佛。虽然悟道有先后,可是人人本具的法性,是没有先后分别的。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你懂得自他平等,就能把世间的差别现象统一起来,从差别里认识人我一如,就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6、感恩心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时时心存感恩的人。用感恩心来待人,则人人都是善友;用感恩心来处事,则处处都是净土。例如感谢别人过去说过我一句好话,给过我一个笑容,跟我点过头,和我握过手。别人对我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值得我们感谢的。果能如此,还有甚么可以嫌弃别人,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7、助道心

别人对我好,固然要感恩;纵有不好,将之视为学佛的逆增上缘,自然不会心生不满。如果能进一步发心布施佛法真理给人,帮助别人学佛入道,能以此助道心待人,自然不见别人的过患。

8、惜福心

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报,平时要能节俭,不奢侈浪费。因为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太多,不能满足,看到别人有钱,则容易心生嫉妒。所以,自己要有惜福心,自然就会淡泊物慾,自能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总之,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参禅,禅不一定要坐着参,重要的是把禅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观念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里。禅,能沟通人际、物我的关系,禅能把我们带入到一种满足、安乐、平等的世界里,禅是帮助我们证悟真如自性的。如果我们有了禅,自然就不会见到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

如何能无视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世尊在彼天上,三月安居,为母说法,于诸天众多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