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自动离开

自动离开

澳大利亚农夫沃辛顿最近有点烦。他编制了一个鸟笼打算养鹦鹉,可哪想早晨发现它已被两只乌鸦占用。这两只乌鸦不知何时飞进鸟笼,便喜欢上了这里,除了有时一只乌鸦会飞出去捕食外,其它时间它俩都呆在里面,不论怎样恐吓诱骗也不离开。动物协会告诫沃辛顿不能伤害乌鸦,这可急坏了他。两只乌鸦耽误了养鹦鹉不说,更可气的是它们还不时发出粗劣嘶哑的叫声,真是糟透了。

不得已,沃辛顿只能四处讨教让乌鸦自行离开的办法,有位名叫丽莎的心理医生答应帮忙。那以后,每天丽莎便早早地带着两只碗来到沃辛顿家,里面装满了提前备好的谷物和昆虫。她将它们放进笼里,安静地站在一边观察。

乌鸦发现笼里多了两只碗,开始有些害怕,后来确信里面满盛美食后,得意地叫了,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接连十天下来,丽莎都送来两碗满满的食物,乌鸦越吃越欢,成天除了吃就是睡,连飞出去捕食的工夫也省了。沃辛顿忍不住问丽莎:你这样做真的能让它们离开吗?

她呵呵地笑,示意不要急,照例给乌鸦送来食物。不过这以后她只盛了一碗半的谷物和昆虫。乌鸦吃完了谷物和昆虫,显然发现食物变少了,哇哇地叫起来,像在抗议什么,可它俩还是没有离开鸟笼去捕食的意思,每天吃光了食物就呆在里面。

渐渐地,丽莎送的食物越变越少,到后来减到只有一碗的谷物。两只乌鸦发现谷物又少了,叽叽喳喳地叫起来,相互啄打着争抢起来,依旧没有哪只乌鸦愿意飞出鸟笼去捕食。

如此又过了五天,丽莎再逐渐减少谷物,到她把只装了半碗的谷物放进去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这次两只乌鸦很快就注意到食物变得更少了,不停地朝人哇哇尖叫,然后生气地掀翻了那只碗,相互对望着似做过交流后,一前一后地划出弧线飞出了鸟笼。

沃辛顿静静地望着这一幕,立刻跑近鸟笼关上笼门,不可思议地问,它们真的飞走了?丽莎点了点头,微笑着说,它们去找其它有两碗食物的鸟笼了。

随后,她道出了乌鸦离开的秘密:原先乌鸦无意撞入鸟笼,便将它视为己有,所以不愿失去。而最早给乌鸦送去两碗谷物和昆虫,是让它们先产生出呆在笼里就能得到两碗食物的印象,此后逐渐地减少至只送半碗,它们便无法忍受这种被克扣食物的现象,终于恼怒地飞离而去。

世间有两种失去,一种是从有到无,另一种是从多到少。其实,从多到少所导致的心理痛苦,往往远大于从有到无的痛苦。所以,我们要谨慎地对待所得与所予,更要慎重地对待多得与多予,以免在意外的多得或多予逐渐减少后,让自己或对方陷入到巨大的痛苦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智悲佛网

佛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智悲佛网

佛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金融风暴经济危机又来了,只要生活跟当今经济活动有关的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幸免。如果剥去那些直接导引事件,就会发现,其实这是条古老的因果链条,每当人类犯类似的错误,就会自己把...

星云法师:如何放下眷属

星云法师:如何放下眷属

 《涅槃经》云:“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成佛之道》云:“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人生在世,或是父母儿女,或是夫妇的会合,恩爱亲情,互相扶助,洋溢着家庭的温暖。但是,亲爱的眷属变成冤家,夫妻反...

宽运法师: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宽运法师: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规》便是由他制定的。据《五灯会元》记载:百丈禅师有一天上堂,下座后,众僧都已散去,独有一老人站着不走。百丈禅师便问其原因。老人回答说:我不...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达路吉力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达路吉力的故事

达路吉力的故事「虽诵千句偈,若无义理者,不如一句偈,闻已得寂静。」【千品(第 101 偈)】这偈法句是佛陀在给孤独园时,对达路吉力说的:有一次,许多人坐船出海去玩,很不幸船在大海中触礁,船底破个洞,...

毛凌云:持斋愈病 一

毛凌云:持斋愈病 一

持斋愈病 一茹素得救 袁植丞居士,名励桢,法名智植,江苏武进人。幼即孝友,长好儒术,视佛为异端。自奉极俭,周济亲友无吝色。中年任湖北省造币厂长,后赴东三省,任交通银行经理及政务厅长等职。五十岁,子行...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解脱,当下即是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解脱,当下即是

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