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烧的越多越好吗?

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不是像我们那么贪心、饥渴,想要吃东西,贪着人来送一点饭,送一点菜,或者请饮茶,请吃斋,不是那么样子的。

我们用这个种种的香,种种的花来供佛,这是表示众生一种的心意,一种的诚心,并不是诸佛菩萨一定就享受这个,以这个为乐了。我们给他烧香,他就欢喜了;不给他烧香,他就生烦恼了,没有这个道理!

诸佛是无所求于人、无欠无余的,不需要人间这一些个东西。那么我们对诸佛菩萨无所表现了,不知道怎么样拿出我们这个真心诚意来对佛菩萨,所以只好就用一点名贵的香、名贵的花来供养佛。

我们供佛不必像那一些个迷信的愚夫愚妇那个样子,拿着一大把香在佛前,给佛上香了。本来佛在那个地方好好的,放光要保护众生;你烧那么多香,把佛的眼睛薰得也睁不开了,光也不放了,也不保护众生了。这是我凡夫的知见来揣测佛的境界,当然是不对了,可是这里头有这么一个很浅显的意思。

所以我们吃饭,譬如我们就算最馋、最愿意吃好东西,你把桌子上都摆了十几丈那么多的菜饭,一个人一餐,怎么会吃得了那么多东西?你这不是要命吗?

所以我们供佛最多是三支香,或者前边再上一支护法香,这四支。若普通呢?就上一支香已经够了,只要你有个真心,有个诚心,你不上香,那菩萨也一样来护持你。只要你能念佛、念经、念法、念僧,佛就欢喜了,不是说一定要烧香,佛才高兴了。

佛不像我们人那么小气,你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就生了烦恼了;你赞他一句,他就高兴了,不是那样子的。所以我们不要以凡夫来测圣智,以为佛也像我们那么贪,哦!这个钱越多越好,这个佛,烧的香越多越好,这是错误观点。

所以不要学这一些个八卦婆、八卦公那么到庙上,那种迷信的色彩,磕迷糊头,烧迷糊香。结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要烧那么多香?」他说:「这香烧得多就好了嘛!」究竟有什么好呢?他不知道了。你看这个糊涂不糊涂?所以我们佛教徒,是讲一个真理的,讲一个智慧的,不要那么迷信了。

​​​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理析牢骚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理析牢骚

理析牢骚【译文】交河县的苏斗南先生,雍正癸丑(1733)年参加会试归来,走到新城县白沟河畔,在一家酒店里遇上一位刚被罢官革职的朋友。这位朋友几杯酒下肚,便把满腹牢骚郁愤倾泄出来。他怨恨这个世道不公平...

净土法门法师:身体变成光,光再恢复成身体,物质与能量互相转化

净土法门法师:身体变成光,光再恢复成身体,物质与能量互相转化

现在这个社会之乱,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出现过这么样乱的社会,不是一个地区,全世界。为什么这么乱?中国人把老祖宗的教诲丢掉了,《弟子规》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诲,从尧舜禹汤一直到清朝末年,每个人都学...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不过也就一碗饭!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不过也就一碗饭!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里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刚回...

随缘放生何必念想?

随缘放生何必念想?

那天在杨姐店里买床单,她跟我叙述了一件事,让我感动不已。原来杨姐在大学当老师的儿子,带了女朋友回来,第一次上门,女孩带了份特别厚礼:—只约五斤重的甲鱼。这是女孩父母让她从千里之外带来孝敬未来的公婆。...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 求来的福报为什么是债呢?为什么将来要加倍地还呢?答:你有所求,这个求本身就是一种贪。有贪就不能解脱,就要继续轮回。轮回的因就是贪,贪着于世间法就要轮回。轮回无头无...

佛教因果故事:他本天生贱相,只因做了这件事而官运亨通

佛教因果故事:他本天生贱相,只因做了这件事而官运亨通

唐朝名相裴度(765年-839年)在年轻时曾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仅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非常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789年有一天,25岁的裴度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