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以后 | 丰子恺

很多人都喜欢丰子恺的画,因为在他的画里,是最真切的生活,却被赋予了生活回味不尽的诗意和美感,以及无尽的温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

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众多素食主义者均有自己的茹素缘由

净身清心,感受天地,或者只是遵从内心的信仰

今天要分享一篇丰子恺的随记《素食以后》

带你认识这位艺术家的素食观想

素食以后

丰子恺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这会大醒法师来信,要我写一篇素食以后,我就写些。

我看世间素食的人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被动的。我的素食

是主动的。其原因,我承受先父的遗习,除了幼时吃过火腿以外,平生不知任何种鲜肉味,吃下鲜肉要呕吐。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十岁上,羡慕佛教徒的生活,便连一切荤不吃,并且戒酒。我的戒酒不及荤的自然:当时我每天喝两顿,每次绍兴酒一斤以上,突然不喝,生活上缺少了一种兴味,颇觉异样。但因为有更大的意志的要求,戒酒后另添了种生活兴味,就是持戒的兴味。在未戒酒时,白天若得喝两顿酒,晚上便会欢喜满足地就寝;在戒酒之后,白天若得持两回戒,晚上也会欢喜满足地就寝。

性质不同,其为兴味则一。但不久我的戒酒就同除荤一样地若无其事。我对于绿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类的诗忽然失却了切身的兴味。但在另一类的诗中也获得了另一种切身的兴味。这种兴味若何?一言难尽,大约是无花无酒过清明野僧萧然的兴味吧。

被动的素食,我看有三种:第一是营业僧的吃素。营业僧这个名词是我擅定的,就是指专为丧事人家诵经拜忏而每天赚大洋两角八分(或更多,或更少)的工资的和尚。

这种和尚有的是颠沛流离生活无着而做和尚的,有的是幼时被穷困的父母以三块钱(或更多,或更少)一岁卖给寺里做和尚的。大都不是自动地出家,因之其素食也被动。平时在寺庙里竟公开地吃荤酒,到丧事人家做法事,勉强地吃素;有许多地方风俗,最后一餐,丧事人家也必给和尚们吃荤。第二种是特殊时期的吃素,例如父母死了,子女在头七里吃素。孝思更重的在七七里吃素。

又如近来浙东大旱,各处断屠,在断屠期内,大家忍耐着吃素。虽有真为孝思所感而弃绝荤腥的人,或真心求上苍感应而虔诚斋戒的人,但多数是被动的。第三种是穷人的吃素。穷人买米都成问题,有饭吃大事已定,遑论菜蔬?他们即有菜蔬,真个是菜蔬而已。现今乡村间这种人很多,出市,用三个铜板买一块红腐乳带回去,算是为全家办盛馔了。但他们何尝不想吃鱼肉?是穷困强迫他们的素食。

世间自动的素食者少,被动的素食者多。而被动的原动力往往是灾祸或穷困。因此世间有一种人看素食一事是苦的,而看自动素食的人是异端的,神经病的,或竟是犯贱的,不合理的。

 

萧伯纳吃素,为他作传的赫理斯说他的作品中女性描写的失败是不吃肉的原故。我们非萧伯讷的人吃了素,也常常受人各种各样的反对和讥讽。低级的反对者以为吃长素是迷信的老太婆的事,是消极的落伍的行为。

较高级的反对者有两派,一是根据实利的,一是根据理论的。前者以为吃素营养不足,出门不便利。后者以为一滴水中有无数微生物,吃素的人都是掩耳盗铃,又以为动物的供食用合于天演淘汰之理,全世界人不食肉时禽兽将充斥世界为人祸害;而持杀戒者,不杀害虫,尤为科学时代功利主义的信徒所反对。

对于低级的反对者和对于实利说的反对者,我都感谢他们的好意,并设法为他说明素食和我的关系。唯有对于浅薄的功利主义信徒的攻击似的反对我不屑置辩。逢到几个初出茅庐的新青年声势汹汹似地责问我为什么不吃荤,为什么不杀害虫?的时候,我也只有回答他说不欢喜吃,所以不吃。不做除虫委员,所以不杀。

功利主义的信徒,把人世的一切看作商业买卖。我的素食不是营商,便受他们反对。素食之理趣对他们不可说,不可说,其实我并不劝大家素食。《护生画集》中的画,不过是我素食后的感想的造形的表现,看不看由你,看了感动不感动更非我所计较。

我虽不劝大家素食,我国素食的人近来似乎日渐多起来了。天灾人祸交作,城市的富人为大旱断屠而素食,乡村的穷民为无钱买肉而素食。从前三餐肥鲜的人,现在只得吃青菜,豆腐了。从前无肉不吃饭的人现在几乎无饭不吃肉了。

城乡各处盛行素食,吾道不孤,然而这不是我所盼望的。

摘自《丰子恺自传》

丰子恺先生创作《护生画集》的念想: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按照弘一法师旨意和意愿。其寓意为保护一切生灵,弘扬佛家的人道精神。

在《护生画集》中,丰子恺先生所描绘的猪牛羊鸡鸭、鸟兽蚁蝼,乃至一切有生命的生灵,寥寥数笔,笔到意先。栩栩如生,横生妙趣。要人们关爱动物,不要伤及它们的生命,宣扬护生就是护心,救护禽兽虫鱼只是手段,倡导仁爱和平是目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惠空法师:摄心在法门中

惠空法师:摄心在法门中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平常用功,其实就是随时随地的摄心。摄心,不是把心紧绷起来,而是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我们的身心世界,以唯识而言就是色法、心法、心所法等五位百法...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 求取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多数人...

真的有阎罗殿,真的有地藏王菩萨啊

真的有阎罗殿,真的有地藏王菩萨啊

我想上辈子我与地藏王菩萨一定有特殊的缘分。2013年12月份,偶然间我第一次读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忽然觉得这本经书我以前一定念过多遍。当时我是分两个晚上各一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的,而且一边读一边就...

出家缘经

出家缘经

出家缘经出家缘经后汉安息过三藏安世高 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 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 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 崛山,往谒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

坐花志果:妒奸误杀

坐花志果:妒奸误杀

坐花志果(白话本)〔清〕汪道鼎 著 鹫峰樵者 译下卷四、妒奸误杀哪堪少女夜迷途 片念差时首已殊为了一人伤四命 刀巴解字理非诬有二位书吏,一姓周,一姓陈,出生在同一条巷子,住在同一个庄子,同在江西一位...

金明法师:佛陀的教育 十一 苏东坡与佛印

金明法师:佛陀的教育 十一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与佛印苏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与苏东坡同一个时代文学、佛学都精通而名闻全国的一位高僧;这两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交谊深厚,不但常在一起谈禅论道,而且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