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罗汉菜:最贱不过是人头

最贱不过是人头

佛灭后二百余年,阿育王出世,最崇敬三宝,每逢僧众即礼拜。时有一大臣,名曰「夜奢」,他于佛法没有正信。有一次看见国王顶礼僧众,即向国王说道:「国王为国中最尊贵的,为什么自屈尊贵而顶礼小沙弥呢」?国王听到了这话,知道他是没有信仰,即以智化导他,对夜奢说道:「你赶紧替我找一百只兽头与一个人头,明天拿到街巿去卖」。

当时夜奢不知王是什么意思,随即奉命找到一百只兽头和一个人头,到街上叫卖。那知一百只兽头统统卖了,唯有人头卖不掉,并且街上许多人都骂夜奢道:「你不是人,是夜叉罗剎,为什么要卖死人头」。于是夜奢回来报告国王,说人头没有人买。

国王说道:「你再到街巿说:不需价钱,无条件送给人」。

夜奢又到街上大声叫道:「这个人头只要有人要,不要一个钱,完全赠送」。当时街上人看见夜奢大声叫卖人头,都说他愚痴,被人骂得满面惭愧回来,再对国王说:「这个人头,即使送给人也没有人要,何况来买呢」?

国王即问道:「世间什么东西最贵」?

夜奢答道:「国王,为人中最贵」。

国王说道:「既然是最贵,为什么卖不掉呢」?

夜奢答道:「人生虽贵,死了就不值钱了」!

国王问道:「假使我死了,我的头也同样的不值钱吗」?

夜奢被国王这样的一问,恐怖万分不敢说什么。

国王说道:「你不要怕,照你的意见说好了」。

夜奢低头答道:「王假使死了,王的头也是同样的不值钱」。

国王说道:「我死了,我的头也同样的不值钱,你又为什么怪我礼敬众僧呢?你要是为我的真善知识,应当要劝我以这个不值钱的头,换取坚固的头,为什么叫我不要礼拜呢」?

于是夜奢听到国王这番话,即自忏悔改过,从此皈敬三宝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想让男人紧张,断联时间多久最合适

想让男人紧张,断联时间多久最合适

许多女生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想着各种奇怪的方法,来检验男朋友对自己的爱有多深,特别是两个人吵架之后,就更能够看出一个男生,是不是对自己足够用心和可靠,而在这个时候,断联往往是女生常用的套路。故意和男...

金刚乘是转化我们习性上的不净显相(impure perception)之道,使我们能感知每件事、每个人都是清凈的。所以,无论你在哪里修持,例如在家中,或在德国、香港、澳洲,或在法国南部的禅修中心,都要说服自己正无疑地身处于圆满的净土中。

  在此,「不净」与类似加德满都那种肮脏的街道或成堆的垃圾无关。当你卡在「天花板只能是天花板,地板只能是地板」、「一千个人不可能进得去扫帚柜里」的想法时,这种二元分别的显相就是「不净」的。换句话说,你所造作的二元分别,限制了一种现象的显现只在一个特定的目的上而已。对比之下,当你具有清凈显相时,你不再将某个单一的显相执着为一个独有的现象,反而能连接上自己本具的能力,因而能看见并接受一千个人能轻易进入一个小扫帚柜中。当你还是以寻常感知世界的方式运作时,会坚持这么多人绝对不可能进入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而一旦显相开始转变,你也同样会坚持他们绝对可以进入。

  一旦你接受任何事都有可能,佛土就不再如企业号宇宙飞船(Starship Enterprise)偶尔造访的那些遥远星球,也不是深植于大众心里的那种陈腐感伤的天堂景象。但是,我们如何才能真心地接受任何事都有可能呢?答案是,藉由前行的修持。


  如果莲师是你前行法本的主要本尊,那么就观想自己身处铜色山凈土(Copper-Colored Mountain)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你要想象天花板和墙面都是铜做的!而是要以「我所见的并非事物的真实面貌」的想法,来调整自己的世俗显相。告诉自己,周遭的一切「事物」既非受限于砖头、泥灰、高速公路与车流,也非一群神圣的天使。「事物」是无限的,而且每个对象,例如你桌上的那枝笔,就包含了亿万个净土。这就是你开始调整心的方式,因而最终你能接受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显相的「转变」是金刚乘修持的核心,但重要的是,不要误以为这是显相的灭尽。转变显相,是在心态上改变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而且是应该每天都必经的过程。

转化你的环境为佛土!

金刚乘是转化我们习性上的不净显相(impure perception)之道,使我们能感知每件事、每个人都是清凈的。所以,无论你在哪里修持,例如在家中,或在德国、香港、澳洲,或在法国南部的禅修中心,都...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秋天,他把农作物装上车子,运到城市去卖。卖完了食粮便把钱带回来,正在此时,就离家约有三里路的前面,遇到很多土匪在打劫。这个财主看见前面有打劫怎么办好...

中国史籍记载的佛陀降生时的天异现象

中国史籍记载的佛陀降生时的天异现象

佛教中有一部重要的经典,以诗歌的方式记载了悉达多太子成佛前后的重要事情,以及他所宣说的佛教义理。这就是收录于《大藏经》“本缘部”的《佛本行经》。《佛本行经》又称《佛所行赞》,是由古印度马鸣菩萨所著,...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感恩心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感恩心

感恩心圣凯法师现代心理学指出,我们内心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进一步说,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让日子值得活下去,正是每一个人自己的责任。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让生活中增加一些浪漫因素,布兰登博士说:浪漫是生...

佛教故事:罗汉菜:燃灯供佛

佛教故事:罗汉菜:燃灯供佛

燃灯供佛舍卫国中有一女子,名曰难陀,贫穷孤独,乞食自活。因看见国中大小人民个个都供养佛及僧众,自忖:我今生贫穷,全为宿世没有布施,故感招今生的贫贱,假使再不布施修福,来生更加苦恼了。决意用以微分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