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图说107:苟免无耻


经文:苟免无耻。

【原文】

卑贱脂韦岂本心,只因鲜耻便沉沦。

浊朝虽得居高位,圣代焉容有兽禽?

注:苟免者,幸而获免之义。君子心有所耻,故生不苟殉,死不苟免,如疆场之臣,当冲锋陷阵,果有济于国事,何爱其身?台谏之臣,当批鳞除佞,诚感悟乎君心,何辞九死?若一遇患难,掉尾乞怜,偷生免死,略无愧心,国家何用若臣为乎?

案:苏威,字无畏,为隋炀帝近臣。帝恃才藐视班联,于威独加尊礼。大业十二年,帝幸扬州,为宇文化及所弑。威不能仗义讨贼,反上笺首先劝进,得为前军都督。化及僭位,实威成之也。化及败,归李密,密败,归东都越王侗,以为上柱国。及王世充僭,署太师,每出,威望尘而拜,卑污苟贱,无所不至。世充虽加任用,心实鄙之。秦王李世民平世充之乱,坐东都。威请谒,称老病不能起拜。王不令进见,但使人数之曰:“公乃隋朝宰辅,政乱不能匡救,一切逢迎,遂令生民涂炭,君死国亡。又偷生倖免,归顺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等,皆不辞拜伏舞蹈。今既老且病,何不归田,为数亡主终守臣节。我处皆少年新进,志怀忠义,若容公入朝,恐若辈学坏也。无劳相见。”威闻此语,毫无羞愧之心,复入长安至朝堂请见高祖,不许,愤悒而死。

【译文】

注:所谓“苟免”,是指侥幸而获免之意。君子有羞耻之心,所以活着不苟且偷生,临死而不愿苟免。比如疆场上的大将,应当冲锋陷阵,如果对国家有益处,何惧一死;朝中的谏官,应当犯颜直谏,清除奸佞,以至诚感悟君主的心,何必怕死。假若一遇到患难,就摇着尾巴乞求可怜,偷生免死,一点也没有惭愧之心,国家还用这样的臣子做什么呢?

案:苏威,字无畏,是隋炀帝亲近的大臣。炀帝自负有才,藐视群臣,却独独对苏威很尊重。大业十二年,炀帝驾幸扬州,被宇文化及杀死。苏威此时不能仗义讨贼,却带头上书宇文化及劝其称帝,因此被封为前军都督。宇文化及僭据大位,着实是由苏威促成的。后化及失败,苏威又归李密。李密失败,又归附东都越王杨侗,受封为上柱国。后王世充僭位,封苏威为太师。世充每出,苏威必望尘而拜,卑鄙污浊,苟且下贱,无所不至。世充虽加任用,心里实际很鄙视他。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坐镇东都,苏威请求觐见,自称老病不能下拜。秦王不让他来进见,只是让人数落他说:“你是隋朝的宰辅,国政混乱之时,你不能匡救,却一味逢迎炀帝,终至生民涂炭。君主被杀,国家灭亡之后,你又苟且偷生,为免一死,归附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筹,每每都不惜拜伏舞蹈。现在你既老且病,何不回家去,为你几个死去的主子终守臣节。我这里都是少年新进之士,都心怀忠义。若让你入朝,恐怕他们学坏了。就不劳烦你来相见了。”苏威听了这话,丝毫没有羞愧之心,却又去长安,到朝堂请求见唐高祖。高祖也没有答应,愤恨忧郁而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密宗佛法之法义诠释,诸行者修习,必通过传承之上师言传身教,并经过若干传法仪式修法授与诸众,如此,方可实行。不经上师而自行修法者,是无效之行持,没有受用的。但是,多有行人在皈依了上师之后,经上师正式传...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问:如何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答:我们讲特加行,讲因明、中观的时候,通过逻辑推理也抉择了一些无我和空性的道理,但这都不是真正明白。即使你明白了一些,这也是比量...

我的抄经读经感应:无比殊胜神奇的僧伽咤经威力无边

我的抄经读经感应:无比殊胜神奇的僧伽咤经威力无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僧伽吒!末学接触僧伽吒经是在去年,说起来还要感恩那位有天眼通的小菩萨,因为我是在看了她妈妈写的那篇感应才知道了僧伽吒经。我当时被僧伽吒经的威力震慑住了,还有威力...

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丹仁绒臬编 《佛教圣众因缘集》    诗曰:“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 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 苦报三涂难息灭,未生酬债利增填;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从前北印度的罽宾...

前往冈仁波齐,一场震撼心灵之旅

前往冈仁波齐,一场震撼心灵之旅

昨天看了电影《冈仁波齐》。电影内容平淡,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群英荟萃的明星。但是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如经历一场震撼心灵之旅。这部电影以类似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普拉村一位藏民,...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3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3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6)

其次,由于玄奘主持翻译的佛经与梵文原本在内容和意思上最为接近,所以人们往往把玄奘版佛经当作原本来看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译经实为护经,翻译实为传承。经过两个月忙碌而有序的准备,位于长安弘福寺内的译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