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佛不异 悟与不悟--学佛网

心佛不异

一日,希运禅师正在为众僧说法,忽然个中一人拿着佛经问:“禅师,到底什么是佛?”

禅师答曰:“汝心是佛,佛等于心。心佛不异,所以说即心是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

那僧人仿佛抓住了师傅的破绽,迫在眉睫地又问:“既如斯,师祖来此又为何?不是画蛇添足吗?”

禅师笑曰:“问得好。祖师西来就是要传心佛,告诉人人你们的心本来就是佛。他来就是为了使人明白心佛不异的事理,明白了这个事理,亦懂得了佛法大意。”

悟与不悟

有人问瑞州道虔禅师:“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人人都来就教禅师,请问禅师若何教化?”

禅师反问:“巨大的山岳还缺少一丁点儿泥土吗?每小我本身都有着很大的聪明啊。”

那人再问:“既如斯,为什么还有人三山、五海地去参寻呢?”

禅师答曰:“那是因为这些人被俗念、妄想迷失了本性,想要禅师指点迷津。”

那人又问:“是否有心不发狂的清醒的人呢?”

禅师肯定地答道:“有!”

“什么人不会进入狂妄之境呢?”

禅师曰:“经由过程聪明可以知晓各种现象,始终不为外相所动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陷入狂妄之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悉真论-真假上师与旺

悉真论-真假上师与旺

真假上师与旺诺布稳波仁波且   讲密悟(藏历水牛年)翻记凡位为密乘多杰阿闍黎者,是必须具备其应有的特定法器或传承信物的,地位越高之仁波且,越应具备特有的传承法器。如法王者,必须具有法王法轮及法钵,并...

健康的快乐才是永远的幸福

健康的快乐才是永远的幸福

《世法哲言》(十四)或生于福而弗识其福,乃处福忘逆之故也,身强以弗察其康,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乐也。有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仍觉得这里不称心,那里不如意,牢骚满腹,自悲不意,这样...

帝释所问经

帝释所问经

帝释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王舍城东庵罗园。大婆罗门聚落之北。毗提呬山帝释岩中。与大众俱 尔时帝释天主。闻佛在摩伽陀国毗提呬山帝释岩中。...

佛陀教你不生气:迟来的惭愧

佛陀教你不生气:迟来的惭愧

迟来的惭愧我们会因为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愧对了别人而感到惭愧。觉得惭愧仅仅这样还不够,惭愧应该转化为对人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深刻的悟,并在此悟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行为。有一位先生回忆自己的过去,讲述了...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

心存坚定的意念,切勿轻易动摇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无论是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还是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自在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

真正的喜悦

真正的喜悦

从禅的传承来看,禅家把生命看成一朵花。这在佛陀灵山法会“拈花微笑”的传法中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旨意就是每一个人要如如实实地接纳自己,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朵花开了一样。生活的本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