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齐施主的日记本

齐施主的日记本

前些日子,戒忧师兄在城里的表弟齐施主来淼镇旅游。齐施主在城里的一家大企业工作,收入非常高,待遇也不错,按说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是齐施主总是不快乐。戒忧师兄总想着要开导一下他的表弟,便趁着他来淼镇旅游的机会把他带上山来,希望师父可以给他排忧解难。

那天正是智缘师父讲故事的时间,齐施主坐佛堂角落中,仿佛心事重重,在聚精会神的听众中显得相当的突出。

讲故事结束的时候,戒忧师兄把齐施主带来智缘师父面前,并说明了来意。智缘师父笑着说,其实刚才看到齐施主心不在焉听故事的样子就知道他一定遇到了些烦恼。

智缘师父对齐施主说,不如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吧。齐施主叹着气说,我有很多烦恼。他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一本日记本,本子里密密麻麻的记载着齐施主的生活,记载着他这几年在大企业中的生活。他一页页的把日记翻开给智缘师父看,一边向我们诉说他生活中的苦恼。

智缘师父静静地听着,然后对齐施主说,施主你留在我们寺里住上一晚吧,明天下午,我帮你解决所有的烦恼。

齐施主又惊又喜,甚至还有点怀疑地离开了。

戒嗔其实也很奇怪智缘师父有什么本事化解齐施主心中的郁结,只是一时不方便问。

那天晚上,智缘师父把戒嗔叫到禅房里,给了戒嗔十块钱,让戒嗔第二天一早去淼镇的商店,买一个日记本回来。戒嗔不知道师父的玄机,但是还是照做了。

第二天下午时分,齐施主早早地站在佛堂前等着智缘师父的到来,智缘师父从怀里掏出戒嗔买来的日记本放在他的手中。

齐施主翻着空白日记本,茫然地看着师父。

师父笑着说:同样是精美的本子,为什么要写满烦心事呢?

师父把手伸出来,对齐施主说:拿来吧。

齐施主一愣,忽然明白了师父的意思,把自己的日记本交到师父手中。

师父说,精美的本子可以记载着快乐,也可以记载着烦恼,你有选择的权利。

人心或许一样吧,我们只有一颗心,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承载着忧伤而不是快乐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三重楼喻(十)

百喻经-三重楼喻(十)

三重楼喻原文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我是侍者

佛教故事:活得快乐:我是侍者

我是侍者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他,助他开悟,一天呼唤道:侍者!侍者一听国师叫他,立刻回答他道:国师!做什么?国师无可奈何地道:不做什么!过了一会,国师又叫道:侍者!侍者立刻...

《百业经》:(99)莲花  赡养莲花 得佛授记--学佛网

《百业经》:(99)莲花 赡养莲花 得佛授记--学佛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

    常在北京灵光寺喝茶,绕塔念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北京的荣君居士,有次托我带他去灵光寺见演道法师。演道法师护持佛牙舍利30余年,为很多人敬仰。我约好通知荣君居士,建议上午去喝茶,下午见演道师。荣君居士高兴答应了。那一天(2011年)是个周六,一块儿三个居士喝茶谈佛。荣君居士是修地藏经的专家,在庐山东林寺受了菩萨戒。他说起有个寺院打戒七,当听到有“打戒七”那一刻,他心里很震撼。我听荣君居士说到戒七时,也是很震撼。

    我们都很赞叹“戒七”修法。行菩萨道,如果没有戒律,也就是个“众生道”,所作所为,跟凡夫的行持和心念没有什么两样。在世间行菩萨道,如果没有戒定功夫,就很容易被外境所转。反过来,如果不在世间行菩萨道,而把自己局限于某个清闲空间,单纯把戒守住了,最多是个半仙人,甚或是一个闲人,于世间没有多大帮助。所以,行菩萨道不是一件容易事。身处世间,做世间事,而又始终保持清净,的确需要很深的戒功。打戒七的初衷,就是要练就这般功夫。

    七天为一个修行过程,犹如七天一个治疗疗程。这是“克期取证”的良法,在佛门广泛运用。常听到的,常看到的,有佛七、禅七、地藏七。七天之内,放生念佛,叫打佛七;七天之内参禅打坐,叫打禅七;七天之内,忏悔读经,叫打地藏七。七天之内,克期,克定时间段,精神境界达到一个特殊的境界,取个证,证得一个菩提层次。

    那么打戒七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和荣君居士都没有参加过戒七,只能猜想说个一二。七天之内,一直读菩萨戒经,参戒体。期间,可能类似般舟行,不睡觉,不说闲话,一直读戒经,参戒体。就像抗拒睡魔一样,抗拒各种魔障。种下戒的金刚种子。脱胎换骨,戒体入,色体出,完全换个人了,戒七的功效也算有了。

    打戒七是一种手段,类似短期的出家,也类似一定时段守八关斋戒。因此,不要指望一个或几个“戒七”就能把累劫的习气打掉。打戒七(佛七、禅七等都如是)固然有其特殊功效,但不会一劳永逸。持戒有两个方面,诸恶莫作,是持戒;众善奉行,是持戒。如果总是看别人不顺眼,言语、行为伤害到别人,就不是持戒行为。把佛法的戒条都弄清楚了,还只是学戒,学了之后,一点点慢慢受持。自己持戒,是一个修行过程,需要慢慢来;持戒过程,是一条智慧的道路,不可机械蛮干。大乘菩萨以“利他”为戒律最高境界。

    虚云和尚说:修行以戒为本,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禅宗、教宗、净土宗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为错路修行。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

    广钦老和尚说:有戒约束,才不易犯错。戒是戒内(自己),不是戒外(别人),当我们起了坏念头时,就应拿戒律来制止——以戒为师。戒是戒自己,求忏悔即是戒。戒也不要太执着,否则本是守戒,结果反被戒回去了。戒不生烦恼,不和人起冲突。

    持戒修行,不论难易,不论效果大小,如果有条件,有机缘能尝试打戒七,一定于戒定慧修行有裨益。打戒七相当于强化培训班,人有佛性的一面,也有贱骨头的一面,这恰恰是强化班的理论依据。星云大师说,学佛修行,实际上是跟自己的战争。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战争有时很残酷。佛七、禅七、戒七,真正打用起来,也是很残酷的。有很多人打佛七时,念阿弥陀佛念了阿字就睡着了,猛醒过来,念到弥时就做梦了,念了一天一夜就脚肿了,当然战争结束,自己就胜利了。(2011年8月2日)

听说有“打戒七”的那一刻很是震撼

    常在北京灵光寺喝茶,绕塔念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北京的荣君居士,有次托我带他去灵光寺见演道法师。演道法师护持佛牙舍利30余年,为很多人敬仰。我约好通知荣君居士,建议上午...

有茶就不缺少好时光~

有茶就不缺少好时光~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

达真堪布:学佛可以不找师父,自己在家看佛教视频和书籍自学吗?

达真堪布:学佛可以不找师父,自己在家看佛教视频和书籍自学吗?

达真堪布:学佛可以不找师父,自己在家看佛教视频和书籍自学吗? 2018年观音九本尊法会问答 提问:请问上师,学佛一定要有老师指导吗?可以不找师父,自己在家看佛教视频和书籍自学吗? 上师答:按佛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