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齐施主的日记本

齐施主的日记本

前些日子,戒忧师兄在城里的表弟齐施主来淼镇旅游。齐施主在城里的一家大企业工作,收入非常高,待遇也不错,按说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但是齐施主总是不快乐。戒忧师兄总想着要开导一下他的表弟,便趁着他来淼镇旅游的机会把他带上山来,希望师父可以给他排忧解难。

那天正是智缘师父讲故事的时间,齐施主坐佛堂角落中,仿佛心事重重,在聚精会神的听众中显得相当的突出。

讲故事结束的时候,戒忧师兄把齐施主带来智缘师父面前,并说明了来意。智缘师父笑着说,其实刚才看到齐施主心不在焉听故事的样子就知道他一定遇到了些烦恼。

智缘师父对齐施主说,不如把你的烦恼说出来吧。齐施主叹着气说,我有很多烦恼。他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一本日记本,本子里密密麻麻的记载着齐施主的生活,记载着他这几年在大企业中的生活。他一页页的把日记翻开给智缘师父看,一边向我们诉说他生活中的苦恼。

智缘师父静静地听着,然后对齐施主说,施主你留在我们寺里住上一晚吧,明天下午,我帮你解决所有的烦恼。

齐施主又惊又喜,甚至还有点怀疑地离开了。

戒嗔其实也很奇怪智缘师父有什么本事化解齐施主心中的郁结,只是一时不方便问。

那天晚上,智缘师父把戒嗔叫到禅房里,给了戒嗔十块钱,让戒嗔第二天一早去淼镇的商店,买一个日记本回来。戒嗔不知道师父的玄机,但是还是照做了。

第二天下午时分,齐施主早早地站在佛堂前等着智缘师父的到来,智缘师父从怀里掏出戒嗔买来的日记本放在他的手中。

齐施主翻着空白日记本,茫然地看着师父。

师父笑着说:同样是精美的本子,为什么要写满烦心事呢?

师父把手伸出来,对齐施主说:拿来吧。

齐施主一愣,忽然明白了师父的意思,把自己的日记本交到师父手中。

师父说,精美的本子可以记载着快乐,也可以记载着烦恼,你有选择的权利。

人心或许一样吧,我们只有一颗心,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承载着忧伤而不是快乐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伦理宣言》和《大学》之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哲学系 陈 坚引 言《普陀山...

日常的佛心行禅:录音带妈妈

日常的佛心行禅:录音带妈妈

录音带妈妈他终于答应带她回去见他妈妈了。我妈妈说大眼睛的女孩最聪明。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在以后交往的几年间,他经常引述他妈妈的话,很少男孩子会让母亲在生活中占那么重的份量,她尤其对这位聪慧而细心...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4】药师禅:内心的昏暗,因忏悔而光明;无边的烦恼,因忏悔而止息;坚固的憍慢,因忏悔而柔软;覆藏的恐惧,因忏悔而安乐;仇结的怨怼,因忏悔而解除;无明的嫉妒,因忏悔而包容;怠惰的...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蓝色缎带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蓝色缎带

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像是某人很漂亮啦,工作能力很强啦,人缘很好啦,但我们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及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一种传统教育下过度谦虚的表现,因为要严以律己,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与批评就很多,期...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

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心,就是对未悟众生发大慈悲。修大乘佛教者,开始要使生起这两种菩提心,中间要修养这两种心,最后修这两种心的成就就是佛的法身和色身。

修这两种菩提心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三根、九支。三根是:修心,积资,修定。修心之要分三支:即无常观,慈悲观,二无我观。积资之要三支:供养上师,供养三宝,施舍法财。修定之要三支:持戒,祈求传承上师,身心处于寂静状态。通过上述九支修法生起成熟胜义世俗两种菩提心,从胜义菩提心生出法身果,从世俗菩提心生出报化二色身果,结出二果便是佛。

有位康地僧人请教二无我意。

仲敦巴说:从自己的头顶到脚底,一一寻找哪一点是“我”?当你找不到可以指认出来的“我”,便是“无我”。悟到寻找“我”的思想意识本身,也无可以指认的自体,便是“法无我”。

又问:什么是正见?

仲敦巴说:正见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来没有物自性,没有有无常断等可以判定的本质,一切现象如梦如幻,而且这虚幻也是自己的心中所现,故对一切事相不执著,不关注,心不受牵制。

有一次仲敦巴看到一个转经的僧人。

仲敦巴说:转经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个僧人听了此话,便去天天坐在经堂廊檐下读大藏经。

仲敦巴又说:读经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此话后又去坐禅。

仲敦巴又说:坐禅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以后便去请教敦巴说:看来转经、读经、坐禅都不算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

仲敦巴说: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布多瓦问仲敦巴大师:如何分辨佛法与非佛法?

仲敦巴说:能抑制烦恼的是佛法,不能抑制烦恼的不是佛法;反世俗的是佛法,合世俗的不是佛法;符合经义的是佛法,不符合经义的不是佛法;受善报的行为是佛法,遭恶报的行为不是佛法。

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菩萨助我度家母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菩萨助我度家母

菩萨助我度家母我的母亲是位非常虔诚的真耶稣教教徒,信仰基督教已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些年里,她不间断地到教会听讲耶教所谓的圣经,对教会的赞助也非常热忱。但,数年以来内心时常感到不安,使得她产生一种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