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是搪塞的理由吗?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

昨天来县城,由于惦记老家还有一只刚收留不久的流浪狗狗,一大早就急匆匆地把电车推出门,打算从县城往回赶。

回头锁门时,突然看到地板上有一个小东西在来回摆动。“什么东西?该不会是推电车时伤到小虫子了吧?”我下意识想着,赶紧走近一看,哎呀,果不其然,一只小蜥蜴的尾巴在那里剧烈扭动着,这才注意到旁边一只可怜的小蜥蜴已经被我的电车辗得血肉模糊!它张着嘴巴,嘴角里淌着血,小小身体已经面目全非。

这只小蜥蜴为了躲避突如其来的灾难而自断其尾,但即使这样,可怜的它最终也没能幸免于难!我意识到自己做事太疏忽大意了,造成这样的后果,心里特别难受,如同刀割。我怎么就这么不细心呢!做事总是毛手毛脚,慌慌张张!怎么想不到提前拍打拍打电车,万一有什么小生命,它们也能够及时逃开呀!一瞬间我感到无比后悔和自责······

这让我想起弘一法师护生的事迹。弘一法师每次要坐藤椅前,他都要先将藤椅左右摇晃几下。这是因为藤椅夹缝中可能还有微细昆虫,故在坐之前先打个招呼,以免伤害了它们。他还嘱咐随身侍者:他圆寂后,其木龛之四个木脚下须用四个碗垫着,并且碗里须斟满水,以防火化时伤害生灵之命。

像弘一法师这样的严谨戒行和爱生、护生的大悲心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呀!

由此我深刻反省自己,所谓仔细体会,这只可怜的小蜥蜴经历了怎样的恐怖?承受了多深的痛苦?它为了保全生命而自断其尾,这是怎样的求生欲望?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人类总是狭隘地认为自己有多高贵,其实不是这样的,动物和我们,虽然身体大小,外形有不同,但灵知心识却无大小差别,同样有痛苦、恐惧,同样爱惜自己的生命,都想好好地活着。

佛陀在《什么叫修行》中说法:“······修行,即是修善恶二所缘业之增益与离避。也就是增益善缘,种善因,结善果;离避恶所缘,离恶因,避恶果。······”

一个小小的细节蕴藏了种种因果,一不小心就会给众生造成极度的痛苦,招致自己黑业增长还不自知。就像今天发生的事情,不但没有增益善业,反而增加了恶因。使本来满身业障的自己雪上加霜。实在需要慎重呀!

此时我无比惭愧,真诚地向小蜥蜴忏悔,真诚地恭诵佛号,祈求诸佛菩萨加持它往生善道,早日学佛修行,离苦得乐!祝福它永远无灾无难,一切吉祥。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处都是我们修行的应证处啊。所以我们修行必须要落实到生活当中去,才不会成为空谈谛道。

撰文:蓝馨
编辑:传灯、尉朗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严守五戒,行持十善,常念礼拜南无观世音菩萨!!!,恭敬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六字大明咒》、《大悲咒》,增益福慧,健康长寿,平安吉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道证法师:要画成垃圾,或无价宝?

道证法师:要画成垃圾,或无价宝?

要画成垃圾,或无价宝?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我不会画,画不出来,妈妈就请爸爸指导我,爸爸又是问:你连这个都不会画吗?还问了两三次,我被问得快哭出来了,因为画一图对我而言,...

分手后挽回前男友实际办法有什么

分手后挽回前男友实际办法有什么

很多女生认为男生总是在得到自己之后就不珍惜自己了。很多男生总是在追到女友不久后就提出分手,让女孩伤心欲绝。但是,分手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排除渣男的请况,情侣之间分手一般都是双方都有错。而很多女生在挽...

这位大学生戒淫前后相貌的巨大变化!从自卑到自信[图]

这位大学生戒淫前后相貌的巨大变化!从自卑到自信[图]

这位大学生戒YIN前后相貌的巨大变化!从自卑到自信[图] [上图]邪淫前猥亵自卑的相貌!蒙佛力加持净化戒淫后的相貌正气十足[下图]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是大概从2003年高三开始手淫,之前偶尔会有遗...

从出生日期看感情运势 来了解自身的感情婚姻是否顺利

从出生日期看感情运势 来了解自身的感情婚姻是否顺利

八字其实就是由人的出生时间转化而来的,因此每个人的八字不同。从八字中能够看出来人的事业运、健康运、子女运、财富运以及感情运等等,那么如何从八字看感情运势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女命八字中...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2、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

宣化上人:有功德的人,人人见了他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呢?

宣化上人:有功德的人,人人见了他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呢?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