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君子的风度

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君子”,一种是“小人”。怎样的人才是“君子”?君子行事光明正大、诚而有信,能够成人之美,也常常雪中送炭。《佛光菜根谭》说:“君子能用忍耐的力量处众,担当的力量负责,亲和的力量待人,禅定的力量安心。”除此,君子的特性还有四点:

第一、遇到横逆来而不怒:一般人在受了冤屈、侮辱时,常常表现得暴跳如雷。但做一个君子,当他遭遇到一些事故、横逆时,虽然也会觉得不称心、不如意;不过他不会表现在外面,他能够接受、反省、担当、处理,甚至将之视为“当然的”逆增上缘。如富楼那尊者赴蛮荒地区布教,虽遭野蛮迫害却能谦冲自省,而甘之如饴,不减弘法悲愿。

第二、遇到变故起而不惊:我们在世间求生存,对外必须忍受自然环境的困难与考验,内心也必须面对生离死别、忧悲苦恼的试炼。身为君子,当他遇到变故时,不会恐慌、惊惧,因为他平时遵守纲常纪律,待人处世慈悲正直,而且能以超然的智能,见到因缘的生灭无生与世间实相。因此一旦变故来了,他能起而不惊,临危不乱,不会因险遇而改变心情,时时泰然自若,显现出处变不惊、庄敬自强的气度。

第三、遇到非常谤而不辩:君子遇到非常的事情,如别人突然毁谤他、打击他,他都能谤而不辩,因为他明白“是非以不辩为明”,不辩才能止谤,如果辩解,反而“愈描愈黑”;谤而不辩才是君子之风。

第四、遇到苦事做而不怨:君子不论从事多辛苦、多困难的工作,都能任劳任怨、做而不怨,他不会发牢骚,更不会怨恨。因为他深知“先耕耘而后有收获”的因果,而能够“吃苦当作吃补”。他不但从血汗、劳务或人所不欲的委屈忍耐中,点滴累积个人的福德因缘,也因广结善缘而成就了自他两利、福国济人的事业。

一个君子、一个能干的人,他对于人间的各种好和不好,幸与不幸的事情,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与拣择,因为他能明白因果,具有正知正见的智能。所谓“君子的风度”有四点:

第—、遇到横逆来而不怒,

第二、遇到变故起而不惊,

第三、遇到非常谤而不辩,

第四、遇到苦事做而不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劝人吃素,这个功德更大

净土法门法语:劝人吃素,这个功德更大

1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佛告诉我们,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2现在放生,实在讲,一般法会里放生,流弊很多。因为特地要去订,你不订他就不抓,因为你放生,他就拼命去抓,岂不是放生变成害生了!3真正佛叫...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玄琬 (盛世律师)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玄琬 (盛世律师)

玄琬 (盛世律师)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穆。这些人中,有身穿黄袍的太子,有头戴王冠的众王爷。另外一些人,却是平时...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五章 方便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五章 方便品

第五章 方便品一、方便本义方便,就是权宜。圣人为教化故“以沤和之智,通权达变”,妙适时宜,随方曲济,利益众生。如疏赞云:“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有三层意思:一、方是方法,便是便用,有权实二智...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病时发愿捐款,恢复健康后反悔,有什么不好果报? 问:我曾在病苦最深重的时期向佛菩萨发愿捐一大笔款项做善事,之后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可现在我心里有些反悔,不想捐这么多钱,只想拿出少部分的捐款,请问我...

念佛感应之亡魂求度(转)

念佛感应之亡魂求度(转)

母亲信佛多年,虽身患疾病仍然一直不辍念佛。听闻陈桂莲居士说有法师提倡发愿念佛三万声为一张卡,可以超度冤亲债主往生、求世界和平,并将此卡寄往台湾放在佛陀舍利塔下。母亲听后,便欢喜受持诵念。2008年1...

《学佛群疑》06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学佛群疑》06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所以,原始时代的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