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过去,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过去」,「现在」不过是暂时的停留,「未来」的还是未知数。

有人说「过去比现实美丽」,有人说「现在比过去进步」,所谓「白头宫女话当年」,可见过去确实值得回忆。

说到「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人事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过去。多少的高楼大厦会成为过去,良辰美景也都成为明日黄花,追忆过去无补于现实,人生还是把握现在比较实际,因为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包括:

一、青春美貌都会过去:

人生照说都是很平等的,每个人都有青春的时代,都有美貌健壮的岁月。

但是在时间的巨轮里,一切都不会停歇,曾几何时,凡事都会过去。当青春时期,无烦无恼,身体健壮,只要家庭经济允许,要旅行,要出国,要社交,那一样不能让你趁心如意?但是岁月不待人,当青春美貌过去以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二、荣华富贵都会过去:

「人穷志短」固然会过去,「叱咤风云」一样也会过去。

看世间芸芸众生,多少人从白手起家,到达荣华富贵,又从荣华富贵,落得一文不名,所以世事无常,无论什么都会过去。

多年前,佛光山功德主张姚宏影女士,她想捐钱让我办大学,我说现在大学尚未开始筹备,等正式开办的时候再告诉妳。她说:我不知道等你办大学时,我还有钱没有钱?此言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是她看透世事无常,知道「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智慧之语。

三、幸福快乐都会过去:

有的人生长在豪门之家,一出生就享受幸福安乐的生活,不知道穷苦艰难的滋味是什么。但是依照社会学家的观察,世间「富贵不出三代」,所以幸福快乐的人生,在时间之流里,也会很快过去。因此,当幸福快乐的时候,要好好珍惜人生,切莫等到一切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再来追忆,一切都已事过境迁,徒留遗憾。

四、烦恼痛苦都会过去:

上述三种美好人生都会过去,以下三事,虽是坎坷人生,也会过去,烦恼痛苦即是其一。烦恼痛苦不是定型的人生,假如你有烦恼,找出原因,大部份都是由「我」而来,由「内心」生起。假如你找出烦恼的原因,找出痛苦的理由,能把原因消除,则烦恼痛苦的果实也就不存在了。

五、困境艰苦都会过去:

有的人生活艰难,环境困苦;勤找职业,到处碰壁;自己创业,一直倒闭;亲戚远离,朋友不相往来。所以,在困境中过着艰苦的生活,着实恼人,也让人心有不甘。其实,困境艰苦,都有起因,也都会过去;贫苦穷困的人,也会荣华富贵。在艰难困境中,只要勤奋努力,一旦时来运转,飞黄腾达,财源不求自来。人,对前途不要失望,要充满信心,只要立志,只要用心,再怎么不好的生活境遇,都会过去。

六、人我是非都会过去:

在生活里,有的人常对人间充满人我是非,感到不容易通过。其实,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再多的闲话,再多的伤害,你不去理他,他自然会过去。所谓「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人我是非也是非常短暂的,只要我们正直,只要我们正派,世间还有什么不能过去的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整个巴黎都知道他,但这个姑娘却丝毫不表示惊讶和兴奋。您喜欢看电影吗?他不禁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她手...

佛教名词:禅语_佛教经典禅语_佛家经典禅语

佛教名词:禅语_佛教经典禅语_佛家经典禅语

禅语(佛教解释)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禅语解释禅语指禅话。蝉,音即禅,意即知了,...

宣化上人: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

宣化上人: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  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  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诵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所作诸法悉究竟,不增不减到涅槃。”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达真堪布:怎样避免与众生结恶缘? 什么是与众生结恶缘?怎样才能避免?达真堪布解答:善恶完全在心里,不在表面上,不在形式上,一切都看发心、动机。做善业还是造恶业,结善缘还是结恶缘,完全在于自己的起心动...

佛教短故事:明因识果解冤仇 放下屠刀结兄弟

佛教短故事:明因识果解冤仇 放下屠刀结兄弟

宋代湖州安吉县人沉二公,在金兵还没有到的时候,就梦见一个僧人说:你前生所犯的杀报,已经到了!几天后,会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用刀破门而入,你就问他:你是家住燕山府的李立吗?说完后,就伸出脖子让他杀,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已到了龙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已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着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他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