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与供养

布施与供养

「布施」与「供养」,这两个名词,有许多人总觉得有些混淆不清,不知有何分别。布施的意思,上文说得明白。今就供养,在此亦有稍微解说的必要。总之,两者的意义,也差不多,只是一个上下的区别。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布施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老师和尊长,谓之供养,以表其敬意。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供养一般所需乃至贫病的人,谓之布施,又叫惠施,但亦不当失其敬意。给与的行为,在现行法律上有个新名词,叫「赠与」,就是慨赠。不论对上或对下,以行供养。玄赞上说:「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总之,施其依报,名为供养。不论供养与布施,以对方受纳为要义。如不受纳,虽有布施供养之心及其行为,亦只能说是发布施供养的善心,或慈悲心。凡有发此胜心布施供养者,受者就应成就其德意,欢喜乐为接受。纵然自己无缺,转赠与所需之人,使布施供养者的福德圆满,这也是一种施德。

单就「供养」二字,在此分为两方面来解释。对于出世法方面:为资养三宝,上供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圣于出尘离障圆明之位者,奉以香花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出世供养。对于入世法方面:供养世间父母师长及一切有情众生尚在尘俗缠垢之中者,为入世供养。本着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原则,诸佛是已经成佛的如来,其余圣贤是将近成佛的如来,所以说布施即是供养。一切有情众生,是在缠的如来,凡众生只要一转念向善,而发菩提心者,回头是岸,总有一天,也会成佛的,所以说供养即是布施。

供养布施,不但是物质的,在精神方面的「法施」,也就是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胜。」在十地论上说,有三种供养,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亦即「一、利供养奉香饮食等。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就是世人行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也可以谓之五种供养,亦可说是五种福田。利供养是财物供养;恭敬供养与修行供养,则是法供养。关于供养的事理,巨册难以尽述,在此仅作初浅的认识,了解行布施的一个大概而已。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与少女邂逅

佛教故事:与少女邂逅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少年僧的故事 -- 与少女邂逅在山路上奔跑的少年僧,身影像小兽一样敏捷。因为是每天都往返的路,...

净土圣贤录白话:二十世纪丁菉馨

净土圣贤录白话:二十世纪丁菉馨

丁菉(lù)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导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异常真诚实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立场异常礼貌恭敬。别人嘲笑他迂腐不切实际,也不和人计较。日常平凡生活一贯节俭,虽是粒...

靠吃素降低血脂是误区

靠吃素降低血脂是误区

我为了降血脂吃了一年素食,可是今年体检还是检测出高血脂。60岁的付女士为此十分苦恼。255医院ICU医生于海涛指出,靠吃素降低血脂其实是个误区,他建议市民均衡饮食,控制食用油、盐的摄入量。付女士一直...

生活从来没有欺骗过谁

生活从来没有欺骗过谁

当从出生那刻起,世界就告知你生活不易,将会与烦恼、忧愁、痛苦、病苦等等结缘,没有一帆风顺、万事顺意,生活的路上只有风风雨雨和一路坎坷。生活早就告诉你,要经历酸甜苦辣,活着不易,只有坚强、坚强、再坚强...

太上感应篇浅释:例举八组害他之恶(一)

太上感应篇浅释:例举八组害他之恶(一)

《感应篇·举恶章》在例举八种杀害动物之恶后,又例举了八组伤害他人之恶。原文如下:“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紫磨金制作的盘子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紫磨金制作的盘子

紫磨金制作的盘子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和他的舅舅结伴到各地做买卖。他们来到一个国家,遇到一条大河。舅舅先渡过河去,看看对岸的情形。他沿着河岸走了不远,看到一间小茅屋,走近一看,屋里有一个寡妇,还有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