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与供养

布施与供养

「布施」与「供养」,这两个名词,有许多人总觉得有些混淆不清,不知有何分别。布施的意思,上文说得明白。今就供养,在此亦有稍微解说的必要。总之,两者的意义,也差不多,只是一个上下的区别。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布施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老师和尊长,谓之供养,以表其敬意。如以财物、医药、饮食等一切资用,供养一般所需乃至贫病的人,谓之布施,又叫惠施,但亦不当失其敬意。给与的行为,在现行法律上有个新名词,叫「赠与」,就是慨赠。不论对上或对下,以行供养。玄赞上说:「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总之,施其依报,名为供养。不论供养与布施,以对方受纳为要义。如不受纳,虽有布施供养之心及其行为,亦只能说是发布施供养的善心,或慈悲心。凡有发此胜心布施供养者,受者就应成就其德意,欢喜乐为接受。纵然自己无缺,转赠与所需之人,使布施供养者的福德圆满,这也是一种施德。

单就「供养」二字,在此分为两方面来解释。对于出世法方面:为资养三宝,上供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圣于出尘离障圆明之位者,奉以香花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出世供养。对于入世法方面:供养世间父母师长及一切有情众生尚在尘俗缠垢之中者,为入世供养。本着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原则,诸佛是已经成佛的如来,其余圣贤是将近成佛的如来,所以说布施即是供养。一切有情众生,是在缠的如来,凡众生只要一转念向善,而发菩提心者,回头是岸,总有一天,也会成佛的,所以说供养即是布施。

供养布施,不但是物质的,在精神方面的「法施」,也就是法供养。经云:「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胜。」在十地论上说,有三种供养,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亦即「一、利供养奉香饮食等。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就是世人行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也可以谓之五种供养,亦可说是五种福田。利供养是财物供养;恭敬供养与修行供养,则是法供养。关于供养的事理,巨册难以尽述,在此仅作初浅的认识,了解行布施的一个大概而已。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美好的掌声

星云法师:美好的掌声

王先生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生意做得非常成功。他的个性比较严肃保守,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每天忙完公事,回家吃饭,餐桌上也很少说话。王太太为了让先生了解,人除了事业的成就之外,人际关系的互动交流,不仅使...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68】药师禅:人生路漫漫,何必都求同。条条道路通罗马,南辕北辙方知圆。日有升落,月有盈亏,万事无常。人生的路,总有几道沟坎,生活的味,总有几分苦涩,有些事,无能为力,就顺其自然...

挽回男人的妙招 只有你想不到

挽回男人的妙招 只有你想不到

当男朋友或者老公生气时,发脾气时,甚至是提分手时,相信每个女人,都有专门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去挽回对方的心思,可能是一些话语,可能是一些行动,也可能是别人没有听说过的方法。那么,有哪些比较适合大家的...

道源法师: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道源法师: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己二、闻法无住(分二)庚一、说者无住这一科是讲到能说法的人,不要生起执著;金刚经讲到这里,正是佛相要空,法相也要空的时候了。我们学佛的人,对于要空众生相,并不会感到困难修;但是学佛要闻法,闻法就要尊...

哪些隔夜食物千万不能吃

哪些隔夜食物千万不能吃

1、隔夜鸡蛋,可以吃吗?北方人:可以,君不见茶叶蛋通街卖!南方人:不可以,特别是男人,因为会得小肠气/阴囊肿大。科学家:不一定!因为鸡蛋如果没有完全熟透,未熟的蛋黄隔夜之后食用,在保存不当的情形下,...

茶之六度

茶之六度

 茶 之 六 度             明海法师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如,是为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