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正信与迷信

正信与迷信

我们讨论「佛教与拜拜」,乃属一个信仰问题。人的信仰是属多方面的,有学术信仰、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比如是:我们深信 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造的三民主义为救国救民的主义,而仰慕这种主义,叫信仰三民主义;我们深信今日世界唯有科学发达,才能繁荣进步,而仰慕科学,这叫信仰科学;我们深深的相信,唯有释迦牟尼佛所说大慈大悲的佛教,才是宗教最圆满的究竟之宗教,心生仰慕,而皈依了佛教,这就叫做信仰佛教。

信仰是因我们的心愿而产生,所以在我们民主自由的世界里,对于宗教的信仰是绝对自由的。故中华民国宪法第十三条明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既然国家宪法已赋予人民此种神圣的自由,那么人民应当选择那一种宗教才值得我们信仰呢?

在此所谓「宗教」,是因应世界人类的需要,而有圣人出世,树立极其崇高伟大,使人离苦得乐,达到幸福的一种教法。如佛教教人自觉觉人,自救救人,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宗教。

即因佛教是崇高伟大的宗教,社会上就产生了许多不是佛教而硬说他们是佛教的事。如迷信拜拜的人,说他是佛教;美其名为「旁门左道」的许多派系,也说他是佛教;断章取义,邪说谬解,窃经谤佛毁僧者,也说他是佛教,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冒牌佛教,却为世人带来莫大的困惑与无法弥补的损害。所以我们的政府,为了拯救国民,过去曾三令五申的劝导、取缔。

因此,我们就有区别正信与迷信的必要,才不会鱼目混珠,玉石难分。在此我们谈的是拜拜问题,范围也不必扯得太广,回到问题的本身来讨论。

所谓「正信」,不邪不迷,叫做正。正者圣也,以圣人之心为己心,圣人之道为己道,圣人之行为己行,仰慕圣人,而信受圣人的言教,叫正信。

正信乃智信,以自己的智慧,鉴定自己所接触到的,是圣人的教法?还是非圣人之教法?若非圣道,而是邪教,就要抛弃远离;若是正道、圣教,就要深信不疑,皈依奉行,而得到圣教给与我们的利益。

「迷」者是心志迷惑、模糊不清、迷惘不舍,对不知道的,或认为神秘的事物,不加理解,而盲目地表示信仰。如世间那些信仰仙灵神鬼、妖魔怪诞的都叫迷信。

因迷信而崇拜,执着崇拜而不知舍弃,执迷而拜了再拜,这叫迷信拜拜。如台湾民间的杀生拜拜,就是迷信拜拜。

所以说迷信不是佛教,迷信拜拜,不是佛教的拜法。

佛者觉也。凡是导人向善,启迷入悟,了澈人生宇宙的真理者,才是佛教。佛教是绝对不会迷信拜拜的,凡迷信拜拜,也绝对不是真正佛教。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答: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维观察。一个是从轮回法、世间法方面来观察:对世间的安乐,对人天的福报,对名闻利养有没有欲求之心?有没有丝毫的...

缘本致经

缘本致经

缘本致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爱讱深有荣色未起为缠没住亦有本栽。非无缘致爱有耽荒本致熟在狂醉为受不明观解。是名痴本痴缘所生亦为有本。何等为本。眩曜色声五...

宣化上人:佛陀十大弟子传─舍利弗尊者

宣化上人:佛陀十大弟子传─舍利弗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传─舍利弗尊者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助佛扬化度群伦 常观自在般若深五蕴皆空无人我 三毒息灭有佛僧降心离相破法执 回小向大悟圆通现比丘相影响众 功成身退不居功舍利弗多,鹙鹭之子「舍利弗」,这是...

看见如来从空而下,一时光明遍照,全寺都惊奇

看见如来从空而下,一时光明遍照,全寺都惊奇

南北朝刘宋时,比丘尼法盛,清河人。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已过七十岁,在金陵建福寺削发。她才识敏悟,对同志昙敬,昙爱说:“我学佛修行,自愿在西方!”至十六年(公元439年)九月廿七日,她在塔下礼...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道证法师:人我是非(法师墨宝) 人我是非,一扇挥去 慈悲喜舍,六字念来 佛风一扇,身心清凉 诸佛护念,福慧吉祥 一心信靠弥陀佛,无忧无虑过生活 无倦大悲常照我,欲报深恩惟念佛 行住坐卧不离佛,喜怒...

美食养生-补气养血又驱寒的食物

美食养生-补气养血又驱寒的食物

小雪过后该吃它了,补气养血又驱寒。“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浸泡好的糯米蒸熟后,男人们一人一槌把米粒打烂,女人们则围坐在一旁捏。在吆喝声、嬉笑声中一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