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天人,痛苦抑或安乐?

达真堪布:天人,痛苦抑或安乐?

天人之苦:一般来说,天人活着的时候应有尽有,快乐幸福,受用圆满,整天在散乱中消磨时日,根本没有修持正法的念头。虽说天人的寿命长达数劫,但在他们自己的感觉中只是刹那的显现,稍纵即逝,在散乱、放逸、迷茫中寿命就到了尽头,已经接近了死亡的边缘。我们现在连拥有的一点点福报都放不下,他们更是放不下,沉溺在那样的状态当中无法自拔,根本学不了佛。有的天人虽然也信佛、学佛了,但由于不精进,最终还是堕落恶趣。

从四天王天到他化自在天,无论生在哪里都要感受死亡的痛苦。天人接近死亡的时候,会出现五种死亡的征相。以前,每个天人身体的光芒可以照射一由旬或一闻距,而当临近死亡的时候,他们身体的光全然消失;以前如何坐在宝座上也不会觉得不开心,此时却不愿意坐在宝座上了,而且甚感不适,心里非常不高兴;以前天人生下来的时候就自带有衣服,还有很多的花鬘、装饰等,这些花鬘不会枯萎,此时这些花鬘都自然枯萎、凋谢了;以前天衣如何污染也不会沾上污垢,此时天人的衣服陈旧,沾满污垢;以前天人身上不会流汗,此时身上出现汗水。当这五种死相现前时,他们自己也知道末日即将来临,内心十分痛苦。

其他天人也知道他们将要死亡了,也无法来到他们身边,只能在远处洒花祝愿:“愿你们死后转生人间,行持善业,再生天界。”其他天人这样祝愿之后纷纷离开了,只剩下他们孤孤单单、凄凄惨惨,非常痛苦。而此时,他们通过天眼观察,知道自己后世将转生何处。当他们看到转生之处的痛苦时,本来死亡的痛苦还没有消除,现在又加上堕落的痛苦,无形之中痛苦增加了两三倍,他们禁不住放声哀嚎。这种悲惨的情形要延续七天,三十三天的七天相当于人间的七百年。临终的天人回想起往日的快乐幸福,而如今无有自主再去享受这些安乐幸福,而是要感受即将死亡的痛苦;看到后世生处的悲惨,感受堕落之苦。遭受这两种痛苦的折磨,内心忧伤,这种痛苦已经超过了地狱的痛苦。

三十三天以上(色界、无色界)的天人,虽然不需要感受这种死亡的痛苦,但是他们也离不开死亡,一旦引业穷尽以后将如梦初醒般堕入恶趣,也非常痛苦。如怙主龙树菩萨说:“梵天离贪获安乐,后成无间烧火薪,不断感受痛苦也。”天界的众生死了以后大部分堕落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所以即使生于天界,也是只有痛苦、没有安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3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3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3】药师禅: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它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学舌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学舌

学舌从前在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翁,家里十分富有,广积金银财宝。他经常请僧人们到家中吃饭,有一次又请僧人赴斋,于是舍利弗、摩诃罗等人就去了。大富翁看见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号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亲自前来,十...

修行之道 心离贪欲

修行之道 心离贪欲

心离贪欲《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光明,能让魔性恐惧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光明,能让魔性恐惧

在人间要懂得,有人帮你是幸运,学会心怀欢喜和感恩;没有人帮你也是你的命运,学会坦然面对承担,不要怨天尤人,感恩让我们理解命运有因果。做人要懂得,人生不要靠心情活着,而是要靠理解生活。成功的时候不要忘...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再讲“佛法妙”。什么是佛法?什么又不是佛法?你也讲一讲...

寂静法师:财富、地位、名声的三个要素

寂静法师:财富、地位、名声的三个要素

财富、地位与名声有三个要素:福报、人缘和技能。福报如种子,人脉、技术如土壤、阳光和水份,两者相聚,自然会结出财富地位的果子。因+缘=果是宇宙万事万物万法演变的根本规律。所以,想要在此生确保成功,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