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你不生气:古法的深意

古法的深意

佛陀为人们揭示了消减痛苦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竖立正见。正见指的是正确的见解和观念。如果能够建立正确的观念,那么个人、社会和世界都会受益多多。

缺乏正见对个人有害。但如果缺乏正见的人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那么受害的将会是举国的百姓;如果缺乏正见的是一个执掌军权的人,那么受害的将会是无数的平民。

一个人的瑕疵,足以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在佛教看来,人的行为出现瑕疵并不可怕,因为还可以挽救;然而,如果是观念出了问题,那么后患将难以预料,想解救是不容易的。

什么才是正见呢?有人曾经观察过一只野狼狗。那天,一只野狼狗从树林里跑出来,站了一会儿,又跑进了树林里的草丛中翻滚,接着它又跑出来。就这样野狼狗不停地跑进跑出,站也不是,躺也不是,仿佛它一直被什么东西追赶着。这个人一直看着它痛苦的跑来跑去,后来才发现它身上长了疥癣。

之后,这个人就对自己的学生说道:你们可曾注意到那只野狼狗?无论是行走坐卧,无论在树林还是在树洞里,它都觉得难受,都无法安定下来。它总觉得自己呆的不是地方,总觉得换个姿势可能会好一些,但无论怎样,它依然还是觉得痛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问题并不是它自己的姿势不对,也不是身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它的身上长了疥癣啊!

其实我们很多人的境况都和这只野狼狗很相似,不是抱怨这,就是抱怨那,以为只要换一个环境,或者换一种状态,我们的生活便会一帆风顺似的。因为我们没有训练自己对自己感官的制约,所以一直在抱怨外在的痛苦。无论我们住在中国、美国或法国,都还是觉得有不满足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仍然执着于错误的知见。只要这样的情况不改变,我们就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快乐。

得了疥癣的狼狗不可能感到轻松,它只有在自己的疥癣好了之后才会不再痛苦。人又如何不是这样?只要心里面还被错误的见识占据,就难以真正地了解自己,更谈不上寻找快乐了。正见才是快乐的处方,拥有正见的人,几乎不会把不快乐的状态转到身外的环境等因素上去。

不过,拥有正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一个比较直白的比喻就是,蛆是不会觉得厕所脏的,脏对蛆而言是最好的环境。被错误知见左右的人,就好比住在粪堆里,从来不会怀疑自己所在的环境是否是肮脏的,假如有人告诉我们这一点,我们还会不高兴,我们甘愿躲在自己脏兮兮的粪堆里,享受只有自己才觉得好的异味和异物。心存妄见有很大的危害,但在还没有见到危害之前,人们是不会察觉的,当然也就不会有去除心头妄见的想法,这不利于我们的修行。

正见给人一双明亮的眼睛,使人能够看清事物真实的一面。可以说,正见就是一个清凉的处所,是一个修炼内心的人应该到达的地方。没有正见,或大或小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那么人们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帮助我们走出灾难的智慧呢?

智慧自在人心。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很普通的人,没有太多的智慧和自性,你可不知道,你的心里积聚着多大的能量啊。

自性便是佛性。如果我们能去除自性之上的遮蔽,我们就能够获得正见,从而随处都能获得幸福。所以无论是学佛还是生活,都需要修炼,去除颠倒妄想,让自性显露钻石般的光辉。

戒、定、慧是学佛的三大原则。所谓戒,即生活的准绳、行为的宗旨,心中有戒,便会一心向善;定,即心之定力,因为有了戒,行为便不会发生偏颇,心就有了定力。身心相合,智慧应运而生,此谓慧。能将世上有情参透之人,便是有智慧的人。聪明不代表有智慧,聪明却包含于智慧之中。聪明多用来表示衡量利弊得失的能力,玩心眼耍花招也是聪明的一种表现。聪明人重得失,有智慧的人则无所谓舍和得。

舍得与得失,两个词里都有同样的一个得字,但两个词却诠释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如果你是个明白人,你就会勇于舍,并且会因为舍而得无限快乐;不舍便会失,你会因为不舍而失去心境的安宁。

若遇到困难只知逃避,是不会得到智慧的,只有历经磨难,身心相合,才能修来大智慧。所以,要想修练自己,是需要准备勇气的。还有,乐于付出即是福,善于解忧便是慧,所以,要修练自己,是要准备付出的。当你把智慧握在自己的手里时,你会发现你的烦恼越来越少了。因为,智慧与烦恼的不同就好比是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手心能握万物,但手背却什么也抓不到。

一个坏念头,会为自己种下恶因;一个好的行为会让自己得到善果。心若是田地,善便是种子,我们不仅要多洒播善的种子,还要勤加看管,以免因荒废而生出恶的杂草。所以行善要坚持,否则就像烧一壶开水的时候,总是把火关掉,过一会儿又再烧,这样要多长时间才能把一壶水烧开呢?简直不可预测。

行善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平常心,只有以一颗平常心去行善,才是真的善、纯洁无私的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劝诫章总述

明如居士:太上感应篇浅释之劝诫章总述

下面学习《感应篇·劝诫章》的最后一部分——从善恶之果而劝,原文是这样的:“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吉人,...

爱生痱子喝点“豆豆汤”(图文)

爱生痱子喝点“豆豆汤”(图文)

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功效,是夏季防治中暑、热痱、疮痈的理想食物;红豆(赤小豆)能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对疮疡肿疖有较好的清解作用;黑豆有补脾益肾、祛湿利水、补血活血功效,此物又能制约...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识头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识头衔

契仲是日本明治时代的禅宗大师,曾任京都东福寺主管多年。一天新任京都总督首次拜访他,侍者送上写有京都总督北垣的名片,他看了说:我跟这个家伙没有瓜葛,不想见他!侍者送还了名片,并向总督表示歉意。北垣说:...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法舫法师: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第五章思量能变识(人生论)第一节叙言一、人类社会所要求的是自由平等,西洋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当然不平等之奴隶生活,也毋宁死。因此,近世人类竞相斗争者,没有不以自由平等相呼号。但是...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海涛法师:转恶缘为善缘的方法 问:受菩萨戒是不是可以买荤食给家人吃,如法吗?因为每次买荤食给他们吃,肚子就不舒服,要如何做? 海涛法师:你受菩萨戒,看你的福报,如果你的福报好,家里会体谅你,你不要...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六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二十六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二十六)──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而菩萨于「一切佛所勤求佛法」,处于清净深心行三昧之时,自然能获得七种益:第一速成行愿益第二法印同佛益第三以德成人益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