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祖母教拜拜

祖母教拜拜

笔者生长在一个佛教的家庭,家里有清静庄严的小佛堂,是祖母早晚烧香、礼佛、诵经、念佛、打坐、修行的地方,别人是不许进去一步的。我还记得,我在刚学会走路的那一两年间,清早或下午,只要听到祖母佛堂的小木鱼声,就会到佛堂的门口,将门打开约一尺,就一直站在门的外面,不进去,也不离开,双目一直瞪着祖母的一举一动,直到祖母功课完毕,将每天换下的供果给我几样,牵着我的手,才离开那佛堂的门边。家人都笑着说,祖母拜佛的供果,都成了我的专利品。大多是一些胡桃、红枣、栗子以及水果之类。姑姑们骂我:「小鬼贪吃!以后不准去佛堂!」但被祖母责备说:「你们才是说鬼话,他那里是小鬼,是小菩萨哩!」

姑姑没有话说,只有瞪眼咋舌。

我在两三岁时,有一次祖父回家过节,祭祀祖先,大人们都叩拜完毕,祖母点燃一枝香,递给我叫我「拜拜」。那时只知拿着香,望着「天地君亲师」的神龛,手里捧着香摇摇,口里也跟着祖母说了一声「拜拜」,祖母就把香接过去,插在香炉里。祖父随即纠正祖母说:「要教小孩子:拜祖先,或者是拜佛,千万别叫拜拜,以后不好改口。」祖母的理由是:「小孩子刚学讲话,连话都讲不清,叫他拜祖先、拜佛、拜菩萨,他那里听得懂呢!叫他拜拜,他或许就能领会是什么意思。」祖母又说:「什么叫礼佛?什么叫拜拜?这些大道理,将来他长大了,由你去教他就好了,现在这样小的孩子,如果教他叫你祖父,教他叫他的妈妈是母亲,他那里会懂呢!教他叫你公公,教他叫他妈妈是妈妈,就会懂;叫他拜拜,他就懂,你说这样对不对!」祖父很严肃而又慈祥的接受了祖母的意见,说了一声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知足的快乐

知足的快乐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可以从纷纭世事中解放出来,独享个人妙趣融融的空间。对内发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因素,对外发现人间真爱与秀美自然,把烦恼与压力抛到九霄云外。...

首愚法师出家及宏法记略

首愚法师出家及宏法记略

我们在两年前有缘与陕西省韩城市庆善寺管委会筹建处主任、台湾十方禅林主持、方丈释首愚相见,心中甚是欢喜 。见面后言语沟通并不多就被大和尚的般若智慧而折服!随后又有几次在不同省市邂逅相遇,多次交流了各自...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 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在茂密的丛林里,我们总能看到猴子们来回的攀缘蹦跳,好不威风凛凛,但是,它的张扬并没有给其他的动物构成多大的威胁;病态的老虎虽然不轻易活动,还总是给外界一...

他为17位饿鬼答疑解惑内容太震动了

他为17位饿鬼答疑解惑内容太震动了

这个故事出自《佛说鬼问目连经》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刻,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都受到不合的罪报。这时诸饿鬼看到尊者目连,都起了恭敬心,向尊...

达真堪布:偷盗有哪三种情况?​

达真堪布:偷盗有哪三种情况?​

达真堪布:偷盗有哪三种情况? 问:偷盗(不予取)有哪三种情况? 答:身三种恶业的第二种,偷盗。偷盗也就是不予取,可以分三种:强权不予取,盗窃不予取,欺骗不予取。 强权不予取:是通过自己的势力和权利...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