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心司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的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沙弥想了又想,然后说道:报告禅师!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如如入定的禅心,和用礼拜之心来司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的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不可以忘记,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司钟,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着剃度师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从钟声里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的人。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森田沙弥虽小,连司钟时都晓得敬钟如佛的禅心,难怪长大之后,成为一位禅匠!可见凡事带几分禅心,何事不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编后语

佛教故事:能海大师传:编后语

编后语本文遵上师侍者昌明法师之嘱,根据清定法师、隆莲法师、智敏法师及宋大鲁居士之上师传、纪,与永光、照通二师之亲身经历,及有关书刊等编写而成,经仁清法详为校润,及诸上座同学增删参酌,复承本光法师校正...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稽首一切智  妙湛圆融德圣支分相貌  无作同真际我意静无诤  忘称赞布施以四大为本  白净生无变往昔...

心灵环保的重要

心灵环保的重要

现代人保护自然环境的运动,起源于欧美,而亚洲地区之推行,则以日本居首。当我在一九七0年代留学于东京期间,几乎每天都可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见到有关环境污染的报导。当时的儿童绘画中所见的东京天空,不是...

养身与养心

养身与养心

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病。有一天,他到精舍向佛陀求教:“佛陀!我饱受肥胖臃肿的不便,不但行动滞钝,终日昏睡,而且只要一动,就感到痛苦不已。” 佛陀问道:“你想知道多病的原因吗?”...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4】药师禅: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心走得太快,脚会迷路;脚走得太快,人会摔倒;心走得太慢,会苍白了现实;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人生...

海涛法师: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海涛法师: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海涛法师: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问:我是佛教徒,我的儿子是基督教徒,我要如何跟他相处? 答:「这没有问题,佛教是空性的,佛教徒爱基督教徒,爱天主教徒,佛教徒爱猫、爱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