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

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

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己惠人为施。人以自己所有的给与没有而需要的人叫「布施」。总之心生「慈悲喜舍」,以医药、饮食、衣服、卧具、金钱、财物等一切褔利与人,而拔除人之痛苦,给人以安乐名「布施」。或以舍宅、林园、产业、金银、财宝一切资具供给佛、法、僧三宝门中为布施。喜舍的人称施主,所施虽有种种不同,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布施是因,施者可得大福安乐之报是果,故布施名为种福田。福田分三种:拔苦济贫解难为悲田;惠答父母师长为恩田;恭敬三宝为敬田。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种树,本种一核,稍稍长大,收子无限。」又说:「为人大福,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施一得万倍之报,言不虚也。

布施可归纳为三种:一、财施:以世间财物施舍济贫,解除人之困难。二、法施:出世法方面,凡宣说佛法悟人,度人离苦得乐。入世法方面,凡教授一切使人得以生存、生活,求得安乐的正当学问及技术法则等,两者都可谓之为法施。三、无畏施:以无畏之世出世法施人,救人脱离厄难者。布施最好躬亲授与,若是转手他人,正如请人代宴,不得自饱,布施修福,自作自得。布施时常以谦逊抱歉的态度,并以爱语安慰。如对父母尊长三宝,更应谦恭有礼。布施时不求世间的名誉福利,以纯洁清净心而惠施,谓之净施,所获功德果报甚大。布施时心中无能施者,无受施者,亦无所施物,谓之「三轮体空」,又谓之「三轮清净施」。心地观经布施偈云:「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十方一切佛。」布施应不住一切相,布施时心量如虚空,虚空不可思量,布施之福德也不可思量。所以布施以无相、无住、无愿施为最殊胜,以布施供养三宝之功德福报为最广大。

布施的人行布施峙,当施不离法,法不离施,方为合法。舍卫国王问佛:「世尊!我等云何而行布施?」佛言:「大王!若求胜妙褔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诸嫉妒,正见相应,远于不善,坚持禁戒,亲近善友,闭恶趣斗,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此布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复次行施,随自心愿,获其报应;或以妙色名香珍味软触,亲手布施,得众人尊重,眷属圆满,富贵安乐之报。大王!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稳,成就辩才。」

若见人行布施,不可阻止,更不可心生嫉妒,应当欢喜赞叹,亦获甚大福报。有沙门问佛:「随喜赞叹布施,其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热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是故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男女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老公 不然我就要离婚了

男女夫妻和合术帮我挽回老公 不然我就要离婚了

其实每一段婚姻都是有缺陷的。事出必有因,如果你不寻求老公决意离婚的原因永远找不到解决的突破口。其实男人大部分都是因为面子和尊严问题才会和老婆有所吵闹,最后才会演变成离婚,所以你就要想一下自己与他相处...

大安法师: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问: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答:不能简单的这样说,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他还是不错,有修行,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它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曾经有人问,现在不是有些修行人能够留下肉...

《大乘起信论》原文

《大乘起信论》原文

(马鸣菩萨造 梁真谛三藏译)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82」“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82」“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心里总是恋着娑婆世界的妻财子禄,古人谓之抱桩摇橹,行动尚且不能,又如何与弥陀感应道交,打成一片...

禅宗大德故事:小偷与月亮

禅宗大德故事:小偷与月亮

良宽禅师住在山脚下的一座茅棚里。一天晚上,小偷光顾他的茅庐,结果没有发现一样东西值得去偷。这时良宽从外面回来,碰见了小偷。他平静地对小偷说:你也许是长途跋涉而来,不该空手而归。就把我身上的衣服当礼物...

持箭——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二)

持箭——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二)

持箭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二)世尊的预言传到持箭耳朵里,他心里很恐惧,但表面上却强装不在乎,故意找一些没男人的女子,天天轻歌曼舞嬉戏打逗,一起混生活,表明自己对死亡不在乎。他如此作害自己,世尊想: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