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闻思修

别人说你好,你会很欢喜吗?你可有想一想,他赞美得对不对?别人毁谤你,你就生气吗?你有没有想一想,他的批评毁谤,合理不合理啊!

听到别人讲,或是自己想到了什么事,你有没有好好的思考一下再去实行?虽然人的思想反应要敏锐、迅速,但是过份的不经思考,也会有不当的时候。

有的人,一味的固执自己的想法,不肯听别人的善言;即使听别人说话,也不经思考,所以结果就很难完美了。佛教对于人性的这个陋习,提出建言,所谓要以“闻思修”,才能进入“三摩地”。闻是闻所成慧,思是思所成慧,修是修所成慧;凡是经过闻思修的阶段,才能到达目标。

儒家有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也是说明闻思修的重要。

“闻”是听闻,别人讲话,你有谛听吗?你有全听吗?假如听了偏颇的言辞,你会从另外的管道再兼听吗?

菩萨修廿五圆通,耳根圆通是一个重要的修行;佛法重在多闻熏习,听闻比眼看还重要。太远的东西看不到,太远的声音可以听得到;过去的事情可以听别人讲,但是已经看不到原来的样子;隔壁的人讲话看不到,但是可以听得到。

其实,学习听闻要善听,要会听,所谓“只掌之声”;你能听到“无声之声”,那就是闻所成慧了。

所谓“思所成慧”,就是要正思、善思、净思、细思;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世界上有财富的人,很可贵;但是有思想的人,不但可贵,而且更值得尊敬。

世间上的哲学家,解释了多少宇宙的问题,都是靠他的思想;多少科学家发明了多少的科技文明,也都是经过思想、实验所成;多少的文学家,文辞幽美,思虑周全,也是思想的结果。我们如果能够经常思惟、反省、内观,就会思所成慧了。

所谓“修所成慧”;修,就是行持,就是实践。修,有苦修、乐修、真修、内修、共修、自修。衣服破了,要修补才能再穿;房子坏了,要修理才能居住;身心坏了,当然也要修补,才好使用。

万里的路程,只要你起步,何患不能到达?千里的事业,只要你去实践,何患不能成功?修行,能做好人;修心,能够成佛。只要有修,必然有证,这就是修所成慧了。

所以,佛教鼓励人要听闻、要思惟、要修行;以闻思修,才能入三摩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没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经》

没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经》

没有安全感的人要多念《地藏经》。一般人认为安全感来自外界,比如有了经济保障等,或者美好婚姻。古印度对人体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是一些修行者,他们内证的功夫。内证就是修行者达到某些层次后,感受...

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般若妙慧?

为什么用金刚来比喻般若妙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说起《金刚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即便不是佛教徒,大多也都有所耳闻,佛弟子中欢喜持诵、学习这一部经的,就更不计其数了。《金刚经》,全称叫...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立雪亭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立雪亭

立雪亭传说在北魏孝明帝年间,在虎牢关下有一个姓姬名神光的人,他的爹娘都是道教真武大帝的信徒。当他刚落地的时候,满屋一片青光,于是爹娘就给他起名叫神光,意思是道神降临,光照大地。神光长大成人以后,自然...

用甘蔗汁浇甘蔗

用甘蔗汁浇甘蔗

有两个人,都是种甘蔗的,他们议定作一次竞赛,种好的得赏,种坏的受罚。那时两人中的一个,心里想道:“甘蔗本来很甜,如果我用甘蔗汁来灌溉培养,那新种的甘蔗不是更为甜美了吗?”想好以后,他就把很多的甘蔗榨...

最有效的化煞物品 家中需要常备

最有效的化煞物品 家中需要常备

一说到化煞,相信许多人不会陌生的,但凡对风水有一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化煞的重要性,化除煞气,改变运势,对于我们的财运、爱情和健康都非常有好处,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有哪些化煞物品可以选择和使用呢?其...

达真堪布:“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4

达真堪布:“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4

达真堪布:“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4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弟子一直以为,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经历过很多痛苦,才能了解众生的痛苦。但是,弟子年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