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问: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回都比较痛苦,然后要往生。带着这些想法学佛,是不是还没有脱离“有所求”?是不是还没有离开贪嗔痴?

答:可以,这不叫贪。刚开始修行时必须这样,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开始修行,做不到一点也不执着。比如善,不执着善也就做不到善,执着善念也是修行。我们首先要执着,执着出离心、菩提心,经过执着的修法最后达到不执着的境界。等你真正能够达到放下、不执着的境界了,那个时候怎么做都行。其实这都不矛盾。那个时侯我们可以不执着地去忏悔,可以不执着地求往生,可以不执着地做家务,可以不执着地成家,可以不执着地生孩子,都是可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本来都是一体的。哪里都有佛菩萨,真正有修行,有成就的人,你们在家人当中有,我们出家人当中也有。

执着安静的地方,执着出家人的生活,这也是执着。如果执着了,出家也是造业;如果不执着的话,在家修行也有功德。

为了了缘、了债、了生死,为了救度这些有缘的众生,就需要与他们接触,否则你怎么救度他们呢?各有各的缘,各了各的缘。对修行人来说,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义务,各尽各的义务。这就是修行。不是非得要求这个,要求那个。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达真堪布: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达真堪布: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我的心皈依了,不走这个形式行不行? 答:真正的皈依是内心的皈依。如果你真正从内心里皈依了,走不走这个形式都行。但是如果你不愿意走这个形式,我怀疑你的...

为佛陀剃发,优婆离进入四禅境界

为佛陀剃发,优婆离进入四禅境界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非常注重仪表的庄严,行为的安详,一举一动,讲求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样子。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国,刚好逢到剃头的时候,于是大家想找一位理发师来...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通过夫妻和合符咒增加感情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通过夫妻和合符咒增加感情

争吵几乎是每一对夫妻之间都会经历的事情,有些人争吵后会冷静下来,好好解决问题,有些人争吵后感情越吵越坏,最后分开。不管是哪一种争吵总是会影响夫妻感情,夫妻之间如果经常争吵可以通过夫妻和合符咒增加感情...

第三篇 明心见性

第三篇 明心见性

  第三篇 明心见性  壹 媒介  古德说:「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三藏十二分教都在教我们若何熟悉真心与妄心,进而去对治妄心。当妄心去除,真心也归于无,真妄泯除,佛性现前...

曹越:大平等性自解脱

曹越:大平等性自解脱

问:何为大平等性自解脱?答:自性与本基的自性无二无别,一体无离合。可以理解为证到了基的一切本来面目,即证悟了本来。大用现前,即道的功德一切圆满,远离阿赖耶的所有垢染,一切蔽障心性光明日轮的云聚均消散...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有一次,天帝释提桓因欲前往游戏园,令驾车人摩得梨准备一部用千匹马拉的大车。摩得梨接到命令,很快地备好马车来到宫外,并向天帝禀报:庄严的千马大车已准备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