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月亮用她的明亮陪伴地球的孤独

月亮用她的明亮陪伴地球的孤独

学会化解孤独,学会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有意去寻找孤独。孤独的时候,正是我们积累财富,修养身心的时候。孤独是明亮的,是搏动着你意志的心室。

我们的心脏是孤独的,但它却肩负着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旅程。

孤独是一种静止的思维,它是我们对人生思考的驿站,但我们大多数的人是因失落而孤独,所以,孤独也是我们内心脆弱的一种表现。

秋天,落叶为树木的孤独腾出空间,树木感叹道:当我忍受着严冬的煎熬,我才感觉到叶子存在时的温暖。

寂寞产生孤独。宛如我们独自漫步在月光下看见自己的影子。

孤独容易使人产生绝望,绝望使人走上极端。因而,面对孤独我们需要信心,需要将孤独化为生存的勇气。

当善人产生孤独时,他会用回忆的画面驱散内心的苦闷;当恶人产生孤独时,他便用邪恶制造一幕幕悲剧。

孤独是不需要语言来翻译的。它是无声的,像黎明前潜入你心窗上的秋霜,它流下的眼泪带着丝丝的寒意。

孤独有时会让人失去情感,用冷漠的眼光去看待人生,那渐渐枯竭的情感,将变得比孤独更可悲。

孤独而不失去志向,落魄而不悲观失望,这也是孤独产生勇敢的象征。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无法驱散它的影子,但是,如果我们用孤独排解除内心积怨的垃圾,那么,我们的孤独会变得格外明亮。

解除孤独最好的方法是到人群多的地方去。

如果从我们内心完全驱除了孤独,我们的快乐也许会永远失去魅力。

明亮的孤独使我们产生明亮的理智。

月亮用她的明亮陪伴地球的孤独,赢得了太阳的青睐,因而,夜晚它才变得如此皎洁美丽。

学会孤独,学会一个人仰望在星空下,聆听广漠的天籁美妙之声,以此引领我们的自由的遐想,遨游于宇宙的博大胸怀之中。

孤独与忧郁接壤。正因为孤独,精神就显得格外忧郁。月亮是孤独的,所以它用阴晴圆缺来表露孤独的情绪。月缺,让人感知忧郁;月圆,让人感知美满。孤独转化为忧郁,便成为一种情绪。忧郁是孤独拉长的影子。所以,月亮要借助太阳的光芒,化解忧郁的情绪。

忧郁是人生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它把我们对生存的困惑在一夜之间堆积起来,然后像雨后的云雾消散开,我们即刻领略到忧郁后所展露出那一方晴天的快感。

忧郁隐藏着丰富的情感,但我们必须化解它,那情感之水才会化作清澈的山泉,源源不断充实我们的心田。

忧郁的出现,是我们意志薄弱的症状,当我们不能面对现实而被挫折压迫的时候,忧郁就像像孤独的影子,陪伴你垂泪到天明。

流水对飘落在水面的叶子说:为什么在你枝繁叶茂的时候,我只能承载你的影子,而在你枯萎的时候,我却承载了你的身体?叶子说:因为我忧郁时,就会把真实的一面暴露给你。

忧郁的出现,往往是在我们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它便簇拥起惘然的迷雾,遮蔽我们的視线。

忧郁是悲观的前奏曲,当我们始终不能从忧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的情绪便会掉进悲观的深渊。

忧郁之时也就是我们即将获得新生之日。

忧郁是一种对往昔流年的宣泄,它把悔恨、矛盾、失望集聚起来,很容易使人走上看破红尘之路。

浮在表面的忧郁,我们可以从他脸面观察到;沉积在心底的忧郁,我们可以从他的眼睛透视出来。

忧郁宛如浮云,遮蔽住我们的心脉。情为忧郁而伤,心为忧郁而焚,神为忧郁而衰,魂为忧郁而灭。忧郁,孤独末路的延续。恰如死水的沉寂,只有开启心灵的闸门,让死寂的水流动起来,忧郁才能释放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能量。

解放忧郁,首先要化解孤独。多与朋友交流,与心交流,与一切反映光明的事物交流。孤独,正是你灵魂感到饥渴的时候,此时,你必须补充智慧的能量,屏弃一切消极因素。可以梦想希望,梦想将来,只要愿望和精神不泯灭,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八回 拜妙月长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八回 拜妙月长者

第四十八回拜妙月长者善财出了草堂,看见东方一座高楼,楼阁壮丽,光芒四射。善财已具神足智慧,很快来到楼前。举目一望,光明耀眼。善财进得楼房门,四面灯火辉煌,有琉璃灯、玻璃灯、珊瑚灯、玛瑙灯、翡翠灯、水...

名人成长故事:华佗的童年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华佗的童年故事

华佗(141~208),安徽省亳县人,东汉外科医生。他首创了麻沸散,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技术进行手术的医生,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华佗7岁死了父亲,哥哥被抓去充军,一去不返,音...

佛教公案  清辩论师入阿修罗宫 等弥勒菩萨降世成佛

佛教公案 清辩论师入阿修罗宫 等弥勒菩萨降世成佛

南天竺大安达罗国城南面不远处有一座大山,清辩论师住在此处准备等待弥勒菩萨成佛。论师非常有道德和修行,菩提心也十分坚固。他在一次静坐的时候想到:如果不是弥勒菩萨成佛,谁能解答我关于法义的种种疑惑呢?论...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求寿者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求寿者

第一卷 法戒录 劝求寿者劝求寿者(共三则,一法、一戒、一法戒)人体有精液,就像树有树脂、灯有灯油,增多就会茂盛,丧失就会枯萎。《解脱要门》说:修行人若几十年没有动过欲念,精髓就会凝结,逐渐成为舍利。...

什么才是贱人之法

什么才是贱人之法

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凌晨世尊穿好僧衣,拿着钵盂,不择贫富,依序讨饭乞食,来到婆遮婆罗门的住处,这时婆罗门,正在忙着准备各类饮食赡养火神,他远远看见佛陀来到家门口,就大声呵斥到:“你这个贱人,滚...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陈兵:大乘根本加行论 加行,又译方便,或称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础,指正式修行之前的必要准备。就象行军之前的备办粮草,出车之前的加油打气,正式修道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叫做加行。佛教各种修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