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自尊的力量

自尊的力量

自尊心越强的人越具有执着的理念。这样的人会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使他能够从重重假设中,圈定他所认可的事物,以保持自己的名誉。

自尊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保护意识能够产生一种分辨能力,用以对付形形色色的诱惑。

尊严靠自己维护,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自尊容易走向的误区是孤傲,孤傲一旦在自尊心里确立,自尊就会变得孤立无援。

自尊使人敏感,如果由敏感而变得小心谨慎,自尊反而会使我们裹足不前。

自尊使那些轻佻的人蒙受羞辱。

对那些善于伪装的人,自尊只是一层虚伪的面纱;而对那些心底坦荡的人,自尊便是站立在他们身后圣洁的影子。

自尊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日益完善的。所以,学习自尊比运用自尊更为重要。

自尊是很好的驱动器,人们为尊严不懈地奋斗,以赢得理想的地位。

自尊是一杯清醒剂,它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理智。

自尊使我们的品行变得高雅,使我们在世俗的生活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我们懂得热爱自己,才会有自尊的意识;自尊是一种艺术,它使我们的形态变得高雅、富有气质。

学会维护自尊,学会在自尊的意识中,找到我们做人的准则。自尊在提升我们的人格,在提炼我们的智慧。就像自然界的花木,知道自己该在什么季节开花、结果一样。自尊首先应该有一个自我衡量的尺度,然后以尺度的标准去做应该做的事。

自尊是一个审视自我的过程。在某种情况下,它是带有自我保护色彩的。自我圈子形成的尊严,它是一层脸面,它涵盖着双重意义的内容。一是内心虚弱和渴望,但碍于面子,只好将欲望包裹在尊严里;二是品质修养非常精到,他举止毫无造作,尊严是自然色的。无论怎样,自尊是一种控制自我欲望膨胀的镇静元素,是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

失去自尊的人,会变得狂妄。连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就无法谈起对别人的尊重。自尊是自我的调控器,它在平衡我们的心态、情绪和精神。自尊修正着荣誉,它让我们看见文明树立起人格的品位。

自尊宛如深藏在春天树林里的鸟语,它在用绿色的歌音过滤人间浮躁的尘埃。自尊的缄默是美丽的。它总是让我们在林荫净化的道路远处,看见他稳健的背影。

自尊的修炼是必须的。他有一个十分确切的目标,就是不断否定自我,更新思维形象,把银白的月光透过你的心影反映在现实的白墙上。我们读到了自尊的真实,感悟到自尊所展示独特肢体语言的魅力。

自尊是明智的、豁达的。过分的自尊容易束缚住我们的激情,性格会变得孤僻,是需要修正的。过分的自尊让我们变得孤傲或过度谨慎。自尊不应该是禁锢身心的枷锁,它是流贯在我们血液里的优雅细胞,使我们的举止更加大方而美丽。

自尊能很好地抑制我们情绪的冲动。自尊的敏感度好比容易害羞的脸,哪怕一丁点错误,都会让它感到不自在。

自尊使社会秩序更加规范。我们在文明的尊严中赢得彼此的尊重,在日常生活里,感受规范的秩序所带来的良好生存氛围。自尊能让心灵世界日益变得漂亮起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高僧故事:百岁虚云惨遭毒打入定八天神游听法

高僧故事:百岁虚云惨遭毒打入定八天神游听法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平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灾祸,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

阿弥陀佛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

阿弥陀佛心咒阿弥陀佛心咒原文: 嗡阿弥德瓦阿耶悉地吽舍阿弥陀佛心咒注音:嗡ong阿a弥mi德de瓦wa阿a耶ye悉xi地di吽hong舍she阿弥陀佛心咒的功德利益(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

无论做任何大小恶事,皆要立刻忏悔,否则业障会愈来愈多。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请问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请问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请问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请问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如本法师:尚未成佛之前,皆属有情的众生,既是有情的众生,就是感情尚未达到彻底之净化,当然生活中亦含有感情成份,以经典所记载,唯有佛方居...

佛无言,茶入心

佛无言,茶入心

喝茶要的是心静,也就是在心无杂念之中,慢慢的看杯中茶叶沉浮,细品茶味的清淡,那样茶味入喉,在齿颊留香之中,可以默默的相坐,把一天当作一生,或者把一生当作一时。皆是因为心情随着茶水的浮沉,所以...

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善男子、善女人”,加个“善”字,是因为他能恭敬地藏王菩萨,所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地藏菩萨像前,你认为你喜欢的事,乃至唱歌、跳舞,在菩萨像前作揖、供养都可以;买了新衣服,在地藏菩萨像前摆一摆,先供养菩萨;乃至于给小孩买的玩具都可以供养——任何事物都先供养菩萨,也不只是供养地藏王菩萨,应该念念不忘三宝。乃至于香华,经常供养,随你的力量,一朵花也可以,但把这一朵花用意念观想,一朵花代表全世界的花,都拿来供养地藏王菩萨,把你的心力变大。这是世间物的供养。

以下可以说是法的供养,也就是劝别人也这样做,劝一个人也可以,劝多人更好,你的六亲眷属、认识的朋友,劝他买花先供佛,买新物品先供佛,乃至于饮食、医药,在佛前摆一摆,都可以供,这是你诚心的关系。

“如是等辈”,就是这样的人,用伎乐供养、香花供养,乃至劝别人也信、也供养,“现在世中”,就是讲现世,就是你现在生中,有鬼神在你周围拥护你,未来世中也有鬼神日夜拥护你。为什么呢?因为你供养地藏王菩萨,也因为这些鬼神在你周围卫护着,“不令恶事辄闻于耳”,使你的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横事、恶事,一切飞灾横祸你就不会再受了。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劝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还有七种好处,就是身体的相貌圆满,吉祥如意,六亲眷属也都很吉祥。供养当然要赞叹,赞叹当然要礼拜,第一个礼敬,第二个赞叹,第三个才是供养,这三者是相连的。你只有礼拜,没有供养,只受礼拜的福德;只供养没有礼拜,功德要小;既要歌咏赞叹,又礼拜又供养,福德要大一点。

你供养地藏王菩萨,这些力量在你周围卫护着

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免一切的灾难【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