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行立坐卧

学佛行仪》里:“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人生的“四威仪”不一定学佛的人要如此,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上,都应该要有此“四威仪”。

我们和人初次见面,但看他的气质和行仪,大致就能知道他的素养与教育程度了。所谓“行仪”,就是指在行立坐卧上所表现的言语动作是否威仪有礼,行止进退之间是否得体有分。

当一个国家要派遣外交人员到其它国家当使臣,必先训练他的外交礼仪,尤其行立坐卧之间,不可失去一国国民应有的教养。

一个家庭里,父母从小就教育儿女,对人要有礼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行立坐卧的规矩,这是做人最初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进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知识上的传授,生活上的教育同等重要;所谓生活教育,就是在行立坐卧上应有的礼仪。

现代的青少年教育出现了问题,大都是因为不重视生活教育,例如走路没有走路的样子,甚至坐无坐相,站没站样,睡没睡姿,所以就不像一个人的样子。

在一般人家所豢养的动物,所谓好的猫狗都不会乱走乱睡,好的竉物也都能养成听话的习惯,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没有很好的行仪,怎么能成为人呢?

然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经常看到要选中国小姐了,才知道要训练她的礼仪;要选中国先生了,才懂得要他注意仪表。其实,行立坐卧也不只是外表,所谓鹦鹉学叫,总不是人的声音;猴子学样,总不是人的样子。行仪必须诚于衷,才能形于外;行立坐卧必须要从内心的心念、思想,发展到成为习惯,如此表现到行为的外相上来,才能合乎自然。所以,平常的人没有把行立坐卧的威仪教养成为习惯,到了临时,呆女婿去见丈母娘,总会露出马脚的。

过去禅门里,扬眉瞬目都有教育,吃饭睡觉都有佛法,因为久经修行的历练,一举手,一投足,都合手美的威仪,所以衣食住行是佛法,行立坐卧是佛法。

理学家程颐曾在一次见了佛门排班过堂用斋的庠序队伍后,大叹“三代威仪,尽在此中矣!”此即人间的佛教、生活的佛法,从行立坐卧间,即可嗅到它的芬芳,感受到它的美妙。因此,懂得佛法的人,行立坐卧间,无一不是修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好,但是没朋友?素食者怎样处理好四种关系

吃素好,但是没朋友?素食者怎样处理好四种关系

吃素既然是种生活方式,待人接物当然也是重要一环。配偶反对?父母反对?朋友不理解?老板更不用说素食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请转给需要的TAA. 个人篇一般而言,我们自己对素食的观念愈清楚,愈有自信心,...

达真堪布:怎样处理磨损的法宝、圣像?

达真堪布:怎样处理磨损的法宝、圣像?

达真堪布:怎样处理磨损的法宝、圣像? 我们打印经文、法相等学法资料时不小心印坏的,还有长时间使用而磨损的文本、法相及光盘等,以及请香或者佛教用品包装上的佛菩萨像,该如何处置才不会有过失?答:可以念缘...

有居士自己吃素,但为孝敬父母买酒肉供养,这样对吗

有居士自己吃素,但为孝敬父母买酒肉供养,这样对吗

妙祥法师开示问答:有居士自己吃素,但为孝敬父母买酒肉供养,这样对吗?问题十五、第五个问题:有居士自己吃素,但为孝敬父母买酒肉供养,这样对吗?这个居士自己吃素,应该知道吃素是好事,吃素不光是身体好,同...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子欲孝而亲不待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子欲孝而亲不待

子欲孝而亲不待原文: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进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

佛说众生常犯邪YIN能招来沙尘暴和雾霾天

佛说众生常犯邪YIN能招来沙尘暴和雾霾天

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佛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

挽回女友的信写了也没用怎么办

挽回女友的信写了也没用怎么办

有些人跟女朋友吵架了就想用一些比较浪漫的方式来挽回,这个时候可能就想到要写信了,我以前也曾经做过这种事情,但是事实证明挽回女友的信写了也不一定是有结果的。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跟女朋友认识两年,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