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行立坐卧

学佛行仪》里:“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人生的“四威仪”不一定学佛的人要如此,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上,都应该要有此“四威仪”。

我们和人初次见面,但看他的气质和行仪,大致就能知道他的素养与教育程度了。所谓“行仪”,就是指在行立坐卧上所表现的言语动作是否威仪有礼,行止进退之间是否得体有分。

当一个国家要派遣外交人员到其它国家当使臣,必先训练他的外交礼仪,尤其行立坐卧之间,不可失去一国国民应有的教养。

一个家庭里,父母从小就教育儿女,对人要有礼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行立坐卧的规矩,这是做人最初应该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进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知识上的传授,生活上的教育同等重要;所谓生活教育,就是在行立坐卧上应有的礼仪。

现代的青少年教育出现了问题,大都是因为不重视生活教育,例如走路没有走路的样子,甚至坐无坐相,站没站样,睡没睡姿,所以就不像一个人的样子。

在一般人家所豢养的动物,所谓好的猫狗都不会乱走乱睡,好的竉物也都能养成听话的习惯,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没有很好的行仪,怎么能成为人呢?

然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经常看到要选中国小姐了,才知道要训练她的礼仪;要选中国先生了,才懂得要他注意仪表。其实,行立坐卧也不只是外表,所谓鹦鹉学叫,总不是人的声音;猴子学样,总不是人的样子。行仪必须诚于衷,才能形于外;行立坐卧必须要从内心的心念、思想,发展到成为习惯,如此表现到行为的外相上来,才能合乎自然。所以,平常的人没有把行立坐卧的威仪教养成为习惯,到了临时,呆女婿去见丈母娘,总会露出马脚的。

过去禅门里,扬眉瞬目都有教育,吃饭睡觉都有佛法,因为久经修行的历练,一举手,一投足,都合手美的威仪,所以衣食住行是佛法,行立坐卧是佛法。

理学家程颐曾在一次见了佛门排班过堂用斋的庠序队伍后,大叹“三代威仪,尽在此中矣!”此即人间的佛教、生活的佛法,从行立坐卧间,即可嗅到它的芬芳,感受到它的美妙。因此,懂得佛法的人,行立坐卧间,无一不是修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婚嫁穷源类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婚嫁穷源类

第三卷 决疑论 婚嫁穷源类婚嫁穷源类(八问八答)问:淫欲既然是万恶之首,那么古代圣王治理国家时,就应当加以禁止。可是伏羲却设立媒妁,使男女两家联姻,这是为什么呢?答:这正是为了避免世间人民淫乱的发生...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天使派她来爱我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天使派她来爱我

天使派她来爱我母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可是,有一些人,不幸失去了母亲,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常常会同情那样的孩子,特别是有了后妈的孩子,以为他会陷入被虐待或者被迫害;更是很少有...

礼敬贤人,秦兵避境

礼敬贤人,秦兵避境

魏国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做老师。有一天,魏文侯要去见他,已经走进大门,段干木就爬过墙,逃避而去。魏文侯经过段干木的门口,一定行一个敬礼。替魏文侯驾马车的人问道:「段干木只是一个平...

星云大师:轮回的存在对我们究竟好不好?

星云大师:轮回的存在对我们究竟好不好?

轮回虽然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与价值,但是一般人对于轮回的存在与否、轮回的觉察、自的等问题,仍然有深刻的疑惑,我简单归纳成下列几个项目:一、轮回的存在对吾人究竟是好,抑或不好?有人也许会认为人生还要再来受...

把握今生今世

把握今生今世

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行走。一阵风,灯灭了。“怎么办?”徒弟问。“看脚下!”师父答。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

佛说法布施最为殊胜,难道我们就不要行财布施了吗?

佛说法布施最为殊胜,难道我们就不要行财布施了吗?

问:是否应该就专行法布施废其余二布施. (如一青年终日足不出户,在各大论坛上宣扬佛法.而不挣钱,不放生,不济贫)答:按自己的能力和机缘,尽力尽缘尽量..布施!才是不住法不住色不住相而行布施!!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