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子欲孝而亲不待

子欲孝而亲不待

原文: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

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进而问曰:「子,何人也?」

对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

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

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白话易解: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走半路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道:「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从这以后,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达到了十三个之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音集:学佛法者

佛教故事:法音集:学佛法者

学佛法者守成法师著从前有甲乙二僧,一为参禅。一为念佛。有一天,二人偶于途中相见,甲僧参,禅者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我不喜闻。乙僧念佛者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篱笆上的钉子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篱笆上的钉子

篱笆上的钉子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

我的多彩放生经历:霸道、小气、比女人还“女人”

我的多彩放生经历:霸道、小气、比女人还“女人”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我永远也无法忘记初为人父时的感受, 我第一次用手托着我儿子的小脑袋,软软的,热乎乎,毛茸茸,尽管他那么小,但是一个新生命!我的父爱天性由然而生,从那时起,我下决心再也不吃四川麻辣兔...

达真堪布:家乡风俗要杀生无数怎么办

达真堪布:家乡风俗要杀生无数怎么办

达真堪布:家乡风俗要杀生无数怎么办问:家乡有风俗,办丧事时大鱼大肉杀生无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达真堪布答:最好是不要杀生,杀生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但是你若是远离不了这样一种因缘,实...

殊胜窍决:仅一刹那便可圆满积累二种资粮!

殊胜窍决:仅一刹那便可圆满积累二种资粮!

显密在积累资粮方面的差异三门所作一切,均成为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道用。在禅定中,执受本体为智慧资粮,妙力起现的一切之相,包括身的各种姿势、心中呈现的不同形象等,都叫做福德资粮。由于完全断绝执著的...

老公出轨后如何相处?做和合术有用吗?

老公出轨后如何相处?做和合术有用吗?

我结婚三年多,婚后有一儿一女,就在上年冬天,我得知老公在外面去找小姐,他说是酒醉和朋友去过两次,一次是在我们结婚一年多的时间,再接着就是上年夏天的时候,事情闹的双方父母都知道了。他也承认了错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