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功成不居

世间上,有人帮别人打天下,有人帮别人创事业;有人帮别人成名,有人帮别人赚钱,因此就有两种结果:有的人“居功自傲”,有的人“功成不居”。所谓“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但是也有的人“能够共享富贵,却难共渡患难”,这就要看大家在成功立业之后,相处的艺术如何了!

历史上,多少的英雄好汉,因为不擅于“韬光养晦”,往往“功高震主”,最后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例如韩信与文种的悲剧下场;然而也有的人懂得“功成身退”之道,故能“全身远祸”,例如张良、范蠡,他们的人生自然又会有另一番的境界了。

自古以来,固然有不少的奸臣孽子,作奸犯上;但是也有不少的帝王因为容不下功臣,造成多少冤狱,不但动摇国本,也为自己的人格留下污点。例如朱元璋的滥杀功臣,这是他性格上的缺点;但是另外像赵匡胤,虽然对功臣心存防范,但是他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温和手段,也算难能可贵的了。

现在的人,常常在一个团体里,因为一直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断炫耀自己的贡献,时时卖弄自己的才能;由于过份标榜个人,故而不能升迁,不受信任,不予重用,就不是没有来由的了!

尤其现在的社会,不管政治上、企业界、演艺圈,许多坐轿抬轿的人,由于喜欢夸大、卖弄自己的功绩,故而有的人不能升官,有的人友谊不能保持,此皆是不懂得谦冲,不懂得“功成不居”的艺术,所以世途坎坷、前途艰难,也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了。

在佛教里,对于一些布施功德主,都告诉他们应该要“布施无相、度生无我”的道理。所谓“无相布施”,就是不提个人的功劳,不要对方感谢,不计较布施的价值多少?这就是“三轮体空”的道理。所谓“无我度生”,就是不作“我为能度”之人,也没有“你是我所度”之相;能所双亡,才是最高“功成不居”的真理。

例如,佛光山是一个重视团队的道场,注重“集体创作”,标榜“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此中实在不无真理在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二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二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二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今天我们学习第九章,我们先把这章的经文念一遍: 【圣治章第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子曰。天...

我真的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吗?

我真的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吗?

世间学佛的人很多,大家因各种缘起而进入佛门。有人为求财而学佛,有人为保平安而学佛,有人为求内心清净而学佛,有人因家人信佛,自己也就跟随着信佛了,更有人觉得有点信仰对自己有帮助而学佛了。无论哪种,我们...

怎样吃米饭既能保持营养 又维持身材

怎样吃米饭既能保持营养 又维持身材

怎么能既吃米饭保持营养,又维持身材?为了降低热量摄入,可以在米饭里加入燕麦、大麦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能力,吸水后能形成溶胶和凝胶,延缓胃中食糜的排空速度。米饭中可...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害别人就是害自己”?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害别人就是害自己”?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害别人就是害自己”? 问:为什么说“害别人就是害自己”? 索达吉堪布:佛陀说,对他人起利益之心会使自己得到安乐和幸福,而发心欲伤害他人,即是损害之因。一念害心起,善神皆远离,...

简体注音|百佛名经(妙枚恭诵)

简体注音|百佛名经(妙枚恭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尊老爱幼的小孔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尊老爱幼的小孔融

尊老爱幼的小孔融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