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不知道的快乐

俗云:“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乐趣;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乐。

人家背后批评我,我不知道,也就随他去了;有一些忧烦的事,我已记不得,那就管他去吧!假如有人想算计我,有人讨了我的便宜,因为我不知道,心里就不会有罣碍。亲朋好友,有一些不顺利的事,我不知道,就不会为他忧烦;家人骨肉,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我不知道,也不会为他着急。

不知道,自有不知道的无限妙趣。你背着我偷吃东西,我不知道,我就不会想吃;你瞒着我拥有很多东西,因为我不知道,我就不会嫉妒你而放不下。

明天有一些不好的事,我今天不知道,我今天就能过得很快乐;明年我有一些灾厄危难,因为我不知道,我今年就会活得很安然。

人都希望要知道很多;其实知道得越多,烦恼也越多。知识不但是烦恼的根源,知识有时也会生病;知识生病了,就成为“痴”。社会上所谓“智能型的犯罪”,这不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知识太丰富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吗?

甚至今日科技发达,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更大的痛苦。例如发明了枪炮子弹、原子核能等武器,结果其杀伤力愈大,人类的苦难也就愈多。乃至汔车、飞机的发明,造成今日交通事故不断,空难频传。尤其现代最新科技DNA的基因比对,使得一些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发现相爱的夫妻原来是兄妹,原本疼爱的儿女竟是妻子外遇的结果,如此“知道”,教人情何以堪!

人都有“知”的权利,所谓“先睹为快”;凡事是我第一个知道的,就会感到洋洋自得。然而,对于血淋淋的凶杀案,你看了独家报导,听了第一手资料采访,目睹电视上播出的最早画面,难道这些都会让你感到快意吗?

社会上有许多专家学者,他们知道天下国家大事,甚至知道古往今来,你问他们,他们真的很快乐吗?

所以,当知道的时候应该知道,因为太过无知,就会给人批评为愚蠢;不应该知道的,也不必要知道,所谓“大智若愚”,如此才不会失去原有的自在。

世间上的事,都是从分别而认识、而知道;既然是分别意识中的知见,就会计较,就会患得患失。

所以,僧肇大师喊出《般若无知论》,以般若智能的最高极限是乃“无明而知”;也就是要从大圆镜智不分别而能全部现前,这才是圆满的真知,否则所谓“难得胡涂”,面对世事纷纭,不知道也自有不知道的快乐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寒山拾得问答

海涛法师:寒山拾得问答

有一日寒山禅师问拾得禅师一个问题,说:“假如世间有人无故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嘲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如何做才好呢?”拾得禅师回答他:“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

阴差阳错的姻缘,钟丽缇和张伦硕能在一起,真该感谢陈学冬

阴差阳错的姻缘,钟丽缇和张伦硕能在一起,真该感谢陈学冬

阴差阳错的姻缘,钟丽缇和张伦硕能在一起,真该感谢陈学冬自从参加了《我最爱的女人们》后,钟丽缇和张伦硕这对夫妻,受到的关注度就越发的高,尤其是张伦硕因为凶哭钟丽缇一事,被网友骂惨,很多人指责他脾气暴躁...

心上莲花:财从布施中来

心上莲花:财从布施中来

一祈谈起财布施见效是真的快。我妈做销售的,以前一般每个月只有六千多这样。我是15年年底学佛的,从那时起以她的名义捐钱,虽然平均每个月捐八百都不到,因为我也没什么钱。但是偏偏从我捐钱时起,直到现在,她...

佛教问题:第三课、文史

佛教问题:第三课、文史

第三课 文史一、何谓「本生故事」?本生,又作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等。主要记述佛陀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故事。汉译经典中,属于本生类有:《六度集经》、《譬喻经》、《贤愚经》、《杂...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蜈蚣听经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蜈蚣听经

蜈蚣听经明朝穆宗隆庆四年,莲池大师行脚止宿一寺,见人擒捉数条蜈蚣,用竹弓系住头尾,大师怜悯买来放生,但多数已经半死了,只有一条全活,急速逃生而去。后来有一夜,大师正和一位朋友坐谈,壁上忽然出现一条蜈...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慧律法师答:对于把祖先集中起来,写牌位送到某个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终追远、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