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不知道的快乐

俗云:“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乐趣;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乐。

人家背后批评我,我不知道,也就随他去了;有一些忧烦的事,我已记不得,那就管他去吧!假如有人想算计我,有人讨了我的便宜,因为我不知道,心里就不会有罣碍。亲朋好友,有一些不顺利的事,我不知道,就不会为他忧烦;家人骨肉,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我不知道,也不会为他着急。

不知道,自有不知道的无限妙趣。你背着我偷吃东西,我不知道,我就不会想吃;你瞒着我拥有很多东西,因为我不知道,我就不会嫉妒你而放不下。

明天有一些不好的事,我今天不知道,我今天就能过得很快乐;明年我有一些灾厄危难,因为我不知道,我今年就会活得很安然。

人都希望要知道很多;其实知道得越多,烦恼也越多。知识不但是烦恼的根源,知识有时也会生病;知识生病了,就成为“痴”。社会上所谓“智能型的犯罪”,这不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知识太丰富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吗?

甚至今日科技发达,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更大的痛苦。例如发明了枪炮子弹、原子核能等武器,结果其杀伤力愈大,人类的苦难也就愈多。乃至汔车、飞机的发明,造成今日交通事故不断,空难频传。尤其现代最新科技DNA的基因比对,使得一些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发现相爱的夫妻原来是兄妹,原本疼爱的儿女竟是妻子外遇的结果,如此“知道”,教人情何以堪!

人都有“知”的权利,所谓“先睹为快”;凡事是我第一个知道的,就会感到洋洋自得。然而,对于血淋淋的凶杀案,你看了独家报导,听了第一手资料采访,目睹电视上播出的最早画面,难道这些都会让你感到快意吗?

社会上有许多专家学者,他们知道天下国家大事,甚至知道古往今来,你问他们,他们真的很快乐吗?

所以,当知道的时候应该知道,因为太过无知,就会给人批评为愚蠢;不应该知道的,也不必要知道,所谓“大智若愚”,如此才不会失去原有的自在。

世间上的事,都是从分别而认识、而知道;既然是分别意识中的知见,就会计较,就会患得患失。

所以,僧肇大师喊出《般若无知论》,以般若智能的最高极限是乃“无明而知”;也就是要从大圆镜智不分别而能全部现前,这才是圆满的真知,否则所谓“难得胡涂”,面对世事纷纭,不知道也自有不知道的快乐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芬奇学画的故事

达芬奇学画的故事

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着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可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不要画地自限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不要画地自限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和尚,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好像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克契和尚答道:老禅师每日都很忙,学僧实在不敢打...

YIN念本来就是空的,只是你误把它认作是真的了

YIN念本来就是空的,只是你误把它认作是真的了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好色青年,很想改掉自己的恶习,常常为此很烦恼。就去请教一位大德王龙溪先生。王先生说:‘假如有人告诉你,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名妓在房间里等著你,你一定会兴冲冲地去,可是打开房门一看,原来...

大师告诉你怎样才能挽回前女友的心

大师告诉你怎样才能挽回前女友的心

很多时候,人只有在知道自己真正失去某个人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这个人的对自己是有多么重要,才会知道自己对这个人的感情有多深。但是两人已经分手,想挽回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那就一起来看看怎样才能挽回前女友...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四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四

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四疏二对破相中文二初辨异二初且辨其五别文中四对皆上明破相义下明法性义唯三性义中两宗皆含空有而义不同一中(所证理也)无性者破相宗以诸法空即名真理如幻华无体即是大虚第二月无性即是本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