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慧律禅师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古希腊的智者在太阳神阿波罗的神庙门上留下了这样的警训:人啊,认识你自己!

不自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不明白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在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活了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更谈不上幸福、成功。

自知,其实就是一个人生定位的问题,很多人活得够用心、够努力,活得忙碌,活得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因为他们就是不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弃,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人活一世,必须要对自己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实。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

佛法里面有一个词叫觉悟,什么是觉悟呢?著名学者于丹对这个词有过这样一番解析:觉是■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旁加一个吾,所以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见自己的心。

有一个学僧慕名求见著名的智常禅师。当时,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锄便斩。

学僧见此情景,不以为然地嘲讽道:小僧久仰此地慈悲道风,可到了这里来,却只看见一个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服气地问: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楞了一下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愈发奇怪了,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先不要管什么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地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我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所省悟。

学僧是悟了,你是不是也像那个学僧一样有所启发呢?

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古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人们总是喜欢关注别人,却忘了花点儿时间去审视自己,所以才会有很多的烦恼。其实,人这一生应付自己就够头疼的了,更何况把别人的烦恼也加诸自己身上呢!

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大时代,各种社会元素都在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更复杂。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天都会比过去更迷惑,因为我们要面对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抉择的东西也更繁复。

当我们开始每一天的生活时,面对未知的人生,我们需要更多的觉悟,更需要去认识自己,以生活为依据,从佛法中找到一点儿简单的真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摧破世缘用真心

达真堪布:摧破世缘用真心

达真堪布:摧破世缘用真心 我们都知道有一天死亡会来临,但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观念。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面对死亡的时候,真的非常可怕啊!那时只能靠善根,没有其他任何办法。所以现在就要分秒必...

这样的您就是观世音菩萨

这样的您就是观世音菩萨

这样的您就是观世音菩萨 每个人都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 念观音圣号是为了唤醒我们内心的大慈大悲; 每个人都是善巧方便的观世音, 念观音圣号是为了唤醒我们内心的善巧方便; 每个人都是智慧无碍的观世音,...

对方故意冷淡,你该如何挽回感情呢?

对方故意冷淡,你该如何挽回感情呢?

两个人相处,时间久了,总会有些小问题导致彼此各种不愉悦的。问题出现时是更愿意对方跟你沟通,只想着这种小日子,不要被这样的问题纠缠,破坏掉双方在一起这么久建立起来的感情。假如你觉得类似这样的小事没什么...

太上感应篇图说101:侵人所爱

太上感应篇图说101:侵人所爱

经文:侵人所爱。【原文】为人处世,谁无所欢;人侵我爱,至死不甘;终身怀恨,报复方安;我侵人爱,使尽奸贪;只图自快,不畏讥弹;王章莫逭,阴罪难宽。注:侵,夺也。世间万物,各有所主。人之所爱,而我用计倚...

特色的德国土豆餐

特色的德国土豆餐

德国人吃土豆无论是数量还是吃法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一日三餐至少两餐吃土豆。据说,德国人最初见到土豆时把它误认为是一种水果,一次一户农家不慎失火,结果 发现熟土豆比生土豆更好吃更香,之后这家人便靠吃熟...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译文:早年乾陀卫国有一班艺人,因为岁时饥馑就到别处去觅求生计。路过婆罗新山,而这山中素来多恶鬼,如吃人的罗刹鬼之类。当时这帮艺人一路在山中住宿,山中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