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明因果

看明因果

佛陀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为恶得苦,行善得乐。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消福,福尽悲来。

有前因才会有后果,果与因从不间断。一系列生命的存在,一个接一个,与灯焰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一个元素灭了,另一个便接着生起,相续不断,中间没有丝毫的间断。

好比牛奶,新鲜的牛奶放久了,会变成酸酪,酸酪会变成乳酪,乳酪会变成清酪,如果有人说酸酪、乳酪、清酪与鲜奶没有关系,这样的说法,对吗?

因与果是直系血亲,它们从不分离。有怎样的因,就会产生怎样的果;甲造的因,由甲自己承受结果,不会落到乙身上;甲乙两人的因果关系,由甲乙两人承受,不会变成甲丙的因果关系。

因果律是如此地准确而严密,不会有任何谬误和疏失,也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失去效力,更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有所遗漏,就如同一首偈子所说的: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此,自造恶业,自食苦果;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著名作家王跃文的客厅挂着一幅油画,是他在海外慈善义卖场买下的。画的是深蓝色的花瓶,插着一束粉红玫瑰。玫瑰正在怒放,像笼罩着一层薄雾。

构图有些像凡高的《向日葵》,只是调子为安静详和的蓝色,不同于凡高的炽烈。花瓶却是歪斜着,将倾未倾的样子,叫人颇为费解。

作家似乎总怕那花瓶碎落一地,忍不住想伸手去扶。可是扶正了花瓶,画框歪了;扶正了画框,花瓶又歪了。

画出自一位高僧之手,不知藏着什么禅机。大约供奉此画两年之后,作家才看到画框很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小小的一个字:怕。

菩萨怕因,凡人怕果。心里有怕,敬畏常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磨砖成镜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磨砖成镜

开元中,马祖习定於衡岳。禅宗六祖的得法大弟子南岳山怀让禅师,知道他是佛法的大器,便去问他说:大德坐禅,冀图个什么?马祖便说:欲求作佛?怀让禅师乃拿了一块砖,日日在他坐禅的庵前去磨。祖有一天问师,你磨...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学佛网

《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学佛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种植春天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种植春天

春天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

大声念佛驱走冤魂

大声念佛驱走冤魂

大声念佛驱走冤魂志心一句六字洪名,亦可解他人的冤仇,事情是发生在民国四十六年四月,中区东平戏院门口,有一辆大卡车,为要闪避脚踏车,向东平戏院内冲入,走廊的大柱倒了二支,造成一起死伤一共六人的大车祸,...

日益被人们认可的素食

日益被人们认可的素食

在这个能量过剩的胖子和富贵病急剧增长的时代,许多人逐渐减少了对肉食食物的摄取,而逐渐转向植物性食物。也就是一个渐渐被人们认可的名词素食! 随着素食烹饪日臻完善,和越来越多的素食餐厅的出现。素食不再...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四章:名震剡宝国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四章:名震剡宝国

第四章:名震剡宝国话说鸠摩罗什躲在阿丽监寺藏经楼悬梁用功,立志穷尽此中经书,其间每遇不懂之处,遂逐一记下。佛慧见之尤怜,常道:罗什,我才疏学浅,爱莫能助,不知这龟兹国中有哪一个高僧可以帮你。鸠摩罗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