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念佛驱走冤魂

大声念佛驱走冤魂

志心一句六字洪名,亦可解他人的冤仇,事情是发生在民国四十六年四月,中区东平戏院门口,有一辆大卡车,为要闪避脚踏车,向东平戏院内冲入,走廊的大柱倒了二支,造成一起死伤一共六人的大车祸,其中即时重伤死去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前一天才从台北来此,因为与儿子口角,出走来到台中女儿家里。他的女儿倒十分孝顺母亲,劝他不要回去,女婿也欢迎她长住台中。

那一天下午五时左右,这老太太自己沐浴,又替最幼孙女也洗了身,然后就背着幼孙女出去游玩,就在东平戏院走廊下,可怜她被车撞个首当其冲,即时一命呜呼。好得背上的孙女却平安无事,越日火化后骨灰就在女儿家做告别式,请了几名道士来超拔亡人,那天老太太的儿子也从台北赶来,披麻带孝,左手捧炉,右手拿幡,随着道士呼出呼入扮做孝男。正在法事做得热热闹闹的时候,忽然之间孝男手掌炉幡,一脚踏在门内,一脚踏在户外,僵直呆立不动,眼睛吊得高高的,口中呼卢呼卢的,脸直发黑,黑到真像黑人那样的黑。

当时他家隔壁住的就是我们莲友何松荣居士,夫人何陈月娥师姊。那晚月娥师姊手拿念珠正坐在门口椅子上念佛,忽然听到隔壁门口大呼大叫,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刚才锣鼓声还在响,为什么立即变了大骚动的声音,月娥师姊为好奇心所驱使,手中拿了佛珠,口里念着佛号,走近去看看,一看孝男的那副模样,吓得月娥师姊不由的大声的喊起「南无阿弥陀佛」来,这样大声的念佛,一直持续了二分钟。月娥姊事后说,讲老实话,当时我拼命的大声念佛,实在是自己害怕,情不自禁地念出来,并不是为救对方而念的,可是真是不可思议,那呆立在那里的孝男,听了佛声,头面黑色渐渐消退,手脚也活动了,眼睛也不吊了,不久就恢复了原状,左手捧炉,右手拿幡,又再随着道士出出入入平安无事了。

到了次日,那孝男要把亡母神主及骨灰请回台北入土,那孝男就先来向师姊道谢,他说:「昨天好得你给我念阿弥陀佛,否则就不堪设想了,我不知道念佛有那样好」,月娥姊就趁机劝他:「你回去以后要天天念,便能与你母亲解冤释结,你也可以消灾解厄,前途光明无量」,那孝男一面答应,一面称谢而去。

过了一天,月娥师姊,将昨天受这一场虚惊的事情,从头至尾说给我听,他说:「昨天晚上,事后我还怕得不敢进入屋内,独自坐在门口椅上念佛,念到十一点钟。自己越想越奇怪,即使染了流行感冒(当时正值流行感冒时期)也不可能只两分钟就好的道理,不免要请医生打针、吃药;才能平安。」月娥师姊是顶聪明的,她的推测也许是孝男的母亲,由于横灾惨死,冤魂不散,怀恨她的儿子与她口角,才来到台中遭遇这场惨祸。于是当引魂的时候,即来向他儿子算帐,冤魂把她儿子的头颈一把叉住,几乎把他扼死。恰好她走来,见了大声念起「阿弥陀佛」,谁知这六字洪名的大慈悲力,大神通力,功效那样大,尤其是当时她吓的拼了命的念佛,也可说是一心不乱,所以才发生那样大的效果。同时,鬼魂闻到圣号,满心冤恨解消,所以便松了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二十六节 蜈蚣俯首 听说皈依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二十六节 蜈蚣俯首 听说皈依

第二十六节 蜈蚣俯首 听说皈依当释迦世尊在世的时候,优楼频楼迦叶,用毒龙烧世尊,提婆达多用醉象害世尊,结果毒龙醉象,皆不能损害世尊,反而驯服不动,当时弟子们问佛,为什麽毒龙等不能害佛陀呢?世尊说﹕「...

佛法导思:一家三代的悲惨业报如何才能改写?

佛法导思:一家三代的悲惨业报如何才能改写?

人生,经常充斥着各种痛苦和不如意。我曾经看到一些人的彷徨和苦闷,没有找到人生的答案,也找不到出路。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如同一叶浮萍,随着命运的轮回不知会漂至何处。这种感受,时刻包围着我。直到有一天...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老实开示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老实开示

明代有一高僧辨融禅师,师初住卢山,朴实无华,自律甚严,精勤行道,时忘寝食。一日,诵《华严经》,顿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门。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当时王公大臣,名士俊彦,无不瞻仰敬服。有一天,...

星云大师:什么是天下最难得的财富?

星云大师:什么是天下最难得的财富?

世间上,稀有难得的珍宝,不是黄金,不是钻石,而是“好因好缘”也!有因缘,才能成就好事;有因缘,才能一帆风顺。因缘具则成,因缘灭则败,所以人生希望有成就者,都必须要仰赖因缘。有情人的往来,因缘和合,自...

禅宗大德故事:了然尼师

禅宗大德故事:了然尼师

了然生于公元一七九七年,是日本著名武士信原的孙女。由于她卓绝的诗才和超凡的美貌,十岁时就成了皇后的贴身侍女。就在了然声名鹊起之时,皇后突然病故了,她的美梦也随之破灭。她由此而深深体会到了人世的无常,...

佛陀被辱骂后,他这样回应

佛陀被辱骂后,他这样回应

这个故事出自《杂阿含经》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是日,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贵爵贵族),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削发,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