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大德故事: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后非常欣悦,对禅师益加尊重。

有人常常问道: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里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里呢?

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灭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土则灭除一切烦恼、差别、对待,是绝对解脱快乐的寂灭世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看不开就是苦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看不开就是苦

看不开就是苦(1)心宽的反面就是想不开。我们常常看到某个艺人想不开抑郁了、某个明星想不开跳楼自杀了之类的悲剧新闻见诸报端,人们为之扼腕长叹之余,不禁会问:他们事业成功,家财几亿,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梦...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诗曰:借物粗微未送还,定中所见即盐山;一因万果生无尽,切莫心贪起野蛮。从前,浙江杭州的西湖,是中国佛教的圣地,不但佛寺林立,而且在家信佛学佛的人也相当之多。特别是杭州各地,...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的文...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悔过得生愿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悔过得生愿

悔过得生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剎。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

星云法师:观自在的意义

星云法师:观自在的意义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号,意思是说,只要你能观照自己,你能认识自己,你就可以自在了! 例如,你观照他人,能够“人我不二”,你怎么会不自在呢?你观照境...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 念佛、念咒是众生唯一的出路,不然就在六道中转。 开始时就这样一句一句,念完一句接一句,这叫事持。《弥陀要解》里有两句话:“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你先事上念,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