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讲如何抢救地球?

2010「生耕致富」系列讲座3月7日在台北道场揭开序幕,首场由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主讲「抢救地球」,唤醒社会大众以具体行动救地球的环保思维。现场座无虚席,3千位包括远从基隆、宜兰等地赶来的民众,讲座开始前就鱼贯进场,等待大师到来,为的就是聆听大师一席话。知名媒体人陈文茜也赶来聆听大师开示。

讲座开始前,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荣誉总会长吴伯雄和大家分享体验,他表示,当自己感到人生有困惑时,大师的一句话总能让他顿悟,这是一个因缘殊胜的讲座,相信与会者也能从中有所思、有所得。

大师以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来阐述宇宙与人类的关系,大师说,佛经中有记载,「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打三禅」说明地球本来就会经历地震、水灾、风灾等侵害,但是到了「四禅天」境界时则是没有灾难的情况。大师说,台湾是福地,他相信台湾在历经这些灾难后一定可以平安。大师说,佛教中有所谓的末法,但他推算这是万年以后的事,因此面对全球灾难不必惊慌。

星云大师表示,面对环境受到破坏的地球,我们更要努力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唯有每个人都以抢救地球为己任,才能抢救地球的危机,还给后代子孙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

「只要我们有心有愿,就不用担心救不了地球」星云大师引用《百喻经》中的故事指出,就连一只鹦鹉看到山林发生大火,都会冒着生命危险来衔水救火,更何况是身为人类的我们。大师强调,如同「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的道理一样,要抢救地球最重要的是仰赖那份心力,要将此心化为具体行动。

如何抢救地球?大师认为首要之务是先做到「无我」。然而,「无我」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不自私、不执着,有些人非山珍海味不吃,但也有人只要粗茶淡饭就心满意足。除此之外,大师更勉励大家要懂得「爱物惜福」,爱就是惜,大家要用行动爱地球,就要珍惜地球的资源,珍惜身边的每一样东西。

大师以他吃饭时用的一张卫生纸为例,即使只是一张纸也要好好珍惜、物尽其用,不能轻易浪费。因此我们要透过爱物惜福的行动来爱护地球,面对一粥一饭时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当思物力维艰。

大师表示,佛教经典中有一位「持地菩萨」,走路时会放轻脚步,因为怕吵醒大地,不敢乱丢东西,因为怕污染大地。因此我们也要以「慈悲」的态度来对待地球,不要战争、不要对立,要和平相处才能让人类和生态万物都能「共存共荣」,正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论亲疏远近,你我都是同体共生的一份子,爱护地球就等于是爱护自己,而抢救地球也等同于抢救自己,要把抢救地球视为一己之责,才能让地球永续生存下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以下一段事迹是由宝静护理安老院所提供,原文照录如下。陈四老居士入住安老院时年纪为七十五岁,於八十七岁往生西方,时年一九八○年。陈四未入院前乃住家佣工,单身,因雇主移民,陈四年迈...

现代菩萨的风姿

现代菩萨的风姿

‘现代菩萨的风姿’,收录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在家二众奉行菩萨道的殊胜事迹。在家众有优婆塞杨仁山、李炳南、赵朴初、严宽祜等;优婆夷孙张清扬、张姚宏影等;出家众有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台湾的妙果法师、...

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

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

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山东大学哲学系 陈 坚“文化僧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僧人乃至中国佛教的某...

星云法师:三好的价值

星云法师:三好的价值

由佛光山提倡,行政院推动的“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是为三好运动。 佛教讲,罪业的来源,是从身口意三业而来;修行用功,也是从身口意三业修起。 所谓做好事,是为修身,例如不杀生、不偷盗、...

结婚择吉日软件查看7月适合结婚的吉日

结婚择吉日软件查看7月适合结婚的吉日

筹备婚礼的时候,我们首先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吉日,然后才能开展后续的婚礼事宜,在风水中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市面上有很多结婚择吉日软件,现在就来看结婚吉日怎么看,看一下7月合适结婚的吉日都有哪些?结婚择吉日...

范仲淹的儿子一生只信奉两个字

范仲淹的儿子一生只信奉两个字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范纯仁,字尧夫,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次子,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一生为人谦逊温和,正直宽恕。从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