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

达真堪布: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

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远离恶友吗?

为什么?

达真堪布解答: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与恶友交往共处,贪心、嗔恨心、愚痴三毒会逐渐增长,会失坏闻思修行,变得没有慈悲心。对于修行人来说,这非常可怕。所以,要尽量远离那些不信佛的人,甚至对佛法有邪见的人。尽量不要与他们接触,交往。那么这算不算舍弃众生呢?这也不算舍弃众生。若是自己有度化他们的能力,你就可以接触,交往;若是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和机缘,还是要尽量远离这样的人。

我们都是凡夫,心态、相续都容易变。经常和这样的人交往共处,自己也许会慢慢被他们转变了,闻思等功德也许会慢慢失坏了。如果明明知道他是个恶友,但是实在没有条件离开他,那么一定要把握好心态。随时祈祷上师三宝,随时观察自己的相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正知正念来约束、保护自己的相续,不要为外境所转,不要为他人所转。如果能把握自己的心态,能把握自己的相续,对方有再大的魔力也不会染污你的相续。拿佛法来衡量自己,纠正自己,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才能慢慢转变别人。这是最最殊胜的一个方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我的算命糗史

我的算命糗史

江南唐朝,2008我的算命糗史学佛前,很迷信!自戕害,尚不知。幸遇佛,始醒悟,悔算命,险被骗,勤学佛,行正道---微小的善根,幸免于难,并真正开始了解脱之路漫漫征程的第一步。童年时,偶遇家里一远方故...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36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36节:第五章 不抛弃,不放弃!(7)

成功也许很远,远到你无法再多一点希望;成功也许很近,近到你只需再坚持一步。结拜成异姓兄弟后,麹文泰还对玄奘提出了一个要求,与其说是要求,不如看成是他对玄奘的期望:为兄我全力支持贤弟你前往西天求法,但...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汝等皆当作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汝等皆当作佛

通贤禅师得法后,最初出住苏州遯村报恩,后又移住天童。曾有僧问通贤禅师: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通贤禅师道:犹为贪饵客,未是绝求人。那僧便问:如何是绝求人?通贤禅师道:衲被蒙头睡正浓,此时山僧...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

第四章_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第八节 如幻即空即假之缘起(p.261~p.265)一、《般若经》与《中论》以如幻等来譬喻一切法空(p.261)《中论》在论破异执后,每举譬喻来说明,譬喻是佛...

舍财求福

舍财求福

求福守成法师著世间上的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无一不是为财而忙。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得百望千,乃至上万,希望无穷。贪婪无餍,如是日久,习以为性,不但不觉其苦,反而愈忙碌愈感精神愉快。像这类人,你如果...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沙瓦提城中有个妇人有十个小孩,她一直都忙着生产、养育与照顾孩子,忙着教育他们,以及为他们安排婚姻。她一生都环绕在小孩身上,因此被称为「多子的索那(Sona,古译: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