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德故事: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出蜀到荆州玉泉寺,依惠真剃度学道。后遵师命去南岳衡山,从通相受具足戒,更于其座下学经律。闻慧日法师离京至广州,大师来谒,恭敬求法。慧日法师教示不可独然独善,应依《无量寿经》修念佛三昧,以救济群生。从此顿息诸缘,专修净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归衡山,于山之西南,建立精舍,号弥陀台,仅安置经像,精苦修道。有人供养食物则吃,无人供养则食野果花草,弊衣唯求御寒蔽体而已。慕名来求道的人,常见一人身形羸弱,尘垢满面,负薪担水,都以为是大师的侍者而轻慢之,及打听,方知那正是大师。大师万缘放下,精进念佛,得念佛三昧,常感圣境现前。 当时,法照大师在庐山修禅定。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一褴褛僧人侍立在佛侧,询知是南岳的承远大师。出定后,法照即往衡山面谒承远大师,悲喜流涕而受其教,转修净土。远近道俗亦闻其德业,前来亲近乞教。负布帛,斩木垒石,搭棚居住,并发心施金,营造殿宇。大师既不拒绝,也不营求,殿寺盖成,题名弥陀寺。营造殿宇的结余,都布施给饥饿病苦者。 大师教化众生,善立中道,随机设教。为了使众生早证道果,大师殷殷开示念佛法门,并将经教法语,弥陀名号,书写在大街小巷,镌刻在山岩溪谷,苦口婆心地劝勉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从化者甚众,前后受法弟子千有余人。就中以比丘惠诠、智明、道侦、超然、法照等,皆入室之秀。后来,代宗皇帝奉法照大师为国师,便也推尊承远大师,顶礼有加,赐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承远大师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十九日告别诸弟子,安祥示寂于弥陀寺,享年九十一岁。吕温之《南岳大师远公塔铭记并序》,柳子厚之《南岳弥陀和尚碑》,均记传大师的德行。 赞云: 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新法永传扬。般舟苦行世难堪,绝粮泥土作所餐。常将经要佛名号,遍书途巷岩石间。念佛佛教特别法,来学以此令心安。天子闻名南向礼,故得道风四海传。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的好处,知道的人不多,请告知你身边的人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的好处,知道的人不多,请告知你身边的人

1 《心经》后面讲“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那个无上咒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语,翻成中文,意思是“无上的密咒”。佛在《大集经》讲,这句佛号是“无上甚深禅”。2 这一句佛号,禅里面是无上甚...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儿女经常回家看看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儿女经常回家看看

儿女经常回家看看希望所有的儿女能够常回家看看!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犷风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 "...

放生这门“黑科技”你究竟了解多少?

放生这门“黑科技”你究竟了解多少?

第一次受邀与师兄师姐们一起放生是在去年的九月份,活动结束后身心难以名状的舒畅愉快感严重征服了我的心,于是短短三个月就“路转粉”成为了 Super 粉丝,从此以后人生处处有惊喜。那么,放生为啥这么灵呢...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足以来形容(附西方极乐净土祈愿文)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我作佛时...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生存的意义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生存的意义

生存的意义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这是黄永玉大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八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八 我们这有个女老师,她才出生八十天她父亲就死,母亲把她带着,她父亲死了两年才转世。五岁时一天忽然说起大人话:你们找某处某家找来,我要给她说话。找去就说家里还有那些事没有交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