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学佛后,是否需要尽量放弃世间的人际关系和感情?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是否需要尽量放弃世间的人际关系和感情?

问:学佛后,是否需要尽量放弃世间的人际关系和感情?

索达吉堪布:为了受持清净的戒律,该放时也应该放下。但所有人情是不是都要放弃呢?作为修行人,这是不一定的。否则,就像《二规教言论》中所讲的一样,不懂知恩、报恩的人,就像尸体一样,所有天尊、护法神都会抛弃他。

所以,也没有必要这样!

作为佛教徒,也应经常回忆学佛之前、学佛之后、乃至现在,哪些人对自己有恩德。若能报答,则尽量报恩;若实在不能报答,也要有感恩之心。当然,因为前世因缘不同,有些人有美好的前程,各方面都超越亲朋好友,有些则不一定。但不管怎么样,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凡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都要关注、关心,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对自己很不好,经常欺负、抛弃自己的人,作为大乘佛教徒,也不应该记在心中,而应学会忘记。

——《修心利刃轮讲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度智者的故事

印度智者的故事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

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金刚经》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又说:「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又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所谓度众生是佛在发成...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每次为恶 前程转暗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每次为恶 前程转暗

李登十八岁时考取乡试的第一名,后来他到五十岁时一直没有登第。他拜访叶靖法师,乞求法师到阴府去查看究竟。叶靖法师请教梓潼帝君,恍恍惚惚看见一位阴吏手里拿着档案说:「李登初生时,上帝赐他一颗玉印,十八岁...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生西法师:如何理解佛经对于地狱的不同解释 问:顶礼法师!弟子在佛经中看到地狱离我们娑婆世界的距离,有些说有两万由旬,有些说有三万由旬,请问应该如何去理解? 生西法师答:佛陀在讲法的时候,众生理解的...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坚持不一定要到底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坚持不一定要到底

坚持不一定要到底在励志词语中,有一个词出现频率极高:坚持到底。它告诉人们做什么都坚持不懈到最后,这样就会取得成功。其实大可不必,有时坚持非要苛求到底,便成了孤注一掷,也就钻进了牛角尖,难以回头。不要...

金光明忏斋天仪规

金光明忏斋天仪规

一、净坛:1、唱诵瑶天玉露。觉海金波。大千沙界洒芬陀。三昧涤尘疴。少水成多。一滴净山河。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2、称圣号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3、主法执水盂说水文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