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宗门故事:香严禅师开悟故事_香严禅师悟道因缘

唐朝时候,有位香严禅师,最初在百丈禅师那里参禅,但直到百丈禅师圆寂,香严禅师也没有悟道。于是他又去拜百丈禅师的徒弟,也就是自己的大师兄,沩山灵佑禅师,依止他继续参学。

在百丈禅师那,香严虽没有悟道,但也表现得很聪颖,对此沩山禅师也有耳闻,于是见到他后,就跟他讲:听说你在我师父那,能够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但这都只算小聪明,是意识心作祟,这个是生死的根本。

一见面,沩山禅师便直接指出了他的病症。接着又说:父母未生之前,你且道一句来?这一剂猛药,径是直戳香严禅师痛处,让他顿时茫然无措。

回到寮房,香严禅师寻遍平日里看过的文字,却依然不能酬答一句,于是感叹:果真画饼不能充饥啊。

接下来的日子,香严禅师屡屡找到沩山禅师,乞求能够给他一个答案,可沩山禅师却告诉他:如果我今天为你说破,将来你一定会骂我。你要知道,我说的只是我的,终究与你无关。

师父的话,想必香严禅师是听进去了。回寮之后,他烧掉了平日所读的书,立志从今往后就做一个粥饭僧,誓要把本分事探究个透。

没几天,香严禅师涕泪悲泣地辞别了他的师父,去了南阳。路过慧忠国师的遗迹,便搭起茅棚,住了下来。独自住山,香严禅师每天只是参禅劳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他等来了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缘。

这天,香严禅师如往常一样,在地里劳作。偶然之间,他翻出一块瓦片,随手就打算扔到田埂上,恰好瓦片砸中一根竹子,发出一声脆响。就这一下,香严禅师所有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他开悟了!

于是他赶紧回到住处,沐浴焚香,朝着沩山的方向,恭恭敬敬顶礼三拜,赞说:和尚大慈,恩德超过父母,倘若当时为我说破,哪还有今天的事啊。

又作一偈: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同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正大素食落户五台山

正大素食落户五台山

在如今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等肉类食品,反而追寻一些素食。正大食品企业(秦皇岛)有限公司落户佛教圣地五台山,对于海内外佛子信众无疑是一份喜讯。为大家分享素食主义的优点,希望更多的...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一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一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净空法师第一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我们缘份非常殊胜,能够在台视为大家介绍佛法里面一部对启蒙很重要的经典...

秋分养生法

秋分养生法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夜喜贺兰三见访》(唐贾岛)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一念三千,有情每天动了什么念头,它都在法界法流里流转。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法界就是每有情的那一念牵动着,每个人都有他发射的、每一刹那都发射不同的念波,所以在这个整个虚空...

普通人学佛的三大误区

普通人学佛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痛苦了才用得上佛法只需运用佛法重点对治生活中痛苦、阴暗的层面,在遇到困难或倒霉的时候求助于佛法,请佛菩萨帮忙渡过难关就可以了。佛法讲离苦得乐,痛苦了才用得上佛法呀,而无灾无病、春风得意时...

圆因法师答:放生的对象有没有限制?

圆因法师答:放生的对象有没有限制?

问:放生的对象有没有限制?圆因法师答:没有限制。举凡天上飞的如鸽子、麻雀,地上走的如鸡鸭、牛羊,水里游的如鱼虾、鲈鳗,土里钻的如蚂蚁、蚯蚓,大到狮子、大象,小到蚊子、苍蝇,只要有生命的个体,都可以放...